新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作为该校的王牌专业,自2012年设立以来,始终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紧密结合新疆作为新兴能源基地的区位优势,聚焦智能电网和特高压技术方向,通过“产教融合”模式与多家电力企业深度合作,形成了“理论+实践+创新”的一体化培养体系。2024年,该专业在山东的录取分数线达371分,超过当地二段线221分,成为全国考生认可度最高的热门专业之一。
在培养目标方面,该专业强调“德技并修”,要求学生掌握电工、电子、电机等基础理论,同时具备发电厂、变电站设备安装调试及智能电网运维等实践能力。学生需通过变电站仿真技术和自动控制调试等核心课程训练,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应用技能,并培养电力生产安全意识与计算机辅助绘图能力。此外,专业还融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与“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智能供配电技术赛项”等国际赛事,近三年连续获得三等奖。
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核心课程包括:
-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涵盖电力系统调度、智能电网运行原理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重点学习故障检测与设备保护策略
-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结合组态软件技术实现远程监控
- 电力电子技术:涉及新能源并网与电能质量控制实习实训环节则依托校内智能供配电实训室(设备总值超800万元)和校外发电企业,开展电工工艺、CAD制图等实操项目,确保学生毕业时能熟练操作微机保护测试仪和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新疆送变电有限公司、天富集团等大型企业,岗位覆盖变电检修工、电气试验员等电力系统全链条。数据显示,该专业就业率连续三年超96%,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8%。职业发展通道清晰,可通过考取电工高级职业技能证书或发电机组集控运维证书提升竞争力,也可衔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继续深造。
专业的特色优势体现在三方面:
- 师资力量:拥有副教授6人、讲师13人的教学团队,40%教师具备研究生学历
- 实训条件:建成5个校内实训室,包含电力电子实训室和智能供配电仿真平台
- 产教融合:与宝钢集团八钢公司等企业共建“厂中校”模式,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这些资源保障了学生从课堂到岗位的无缝衔接,成为新疆电力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