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电子科技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自2013年获批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该校重点建设的艺术类本科专业。该专业以培养具备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2020年入选山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更是跻身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列。在山西省内,该专业排名稳居前五,与山西传媒学院等院校共同构成省内播音主持教育的第一梯队。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课程体系、师资力量与行业资源的深度融合。
专业的课程体系采用"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模式。核心课程包括播音主持艺术导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等基础理论课程,同时设置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等实践类课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开设了即兴口语表达、文艺作品演播等特色课程,通过模拟新闻直播、节目录制等场景化教学,强化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实践环节占总学分比例超过40%,包含广播电视机构见习、毕业实习等环节。
在教学资源配置上,学院拥有超过3000平方米的专业实训空间,配备虚拟演播厅、录音棚等先进设备。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7%,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师资梯队。特别设立的全媒体工作室、朗诵艺术团等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参与齐越朗诵艺术节、央广网主持人大赛等国家级赛事的通道。近五年学生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30余项,展现出强劲的专业竞争力。
就业导向设置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毕业生主要流向广播电视机构、新媒体平台及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部分优秀学生进入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深造。学院与山西广播电视台等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实习就业一体化通道覆盖省内80%的传媒单位。数据显示,近三年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保持在75%以上,部分优秀毕业生已成为地方台新闻主播和节目制片人。
从行业地位来看,该专业虽在省内排名暂居第五,但其发展速度显著。作为山西省最早开设播音本科教育的院校之一,其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认证在华北地区同类院校中具有明显优势。对比省内其他院校,山西电子科技学院更注重融媒体时代的适应性培养,在新媒体传播、网络视听节目制作等前沿领域课程设置上领先同类院校,这使其在短视频主播、网络节目主持人等新兴岗位的就业市场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