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一门紧扣国家战略需求、聚焦智能制造领域的高职特色专业。作为重庆市重点建设的自动化技术专业集群核心方向之一,该专业依托雅迪科技集团等龙头企业资源,构建了“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具备电气系统安装调试、自动化设备运维及智能控制系统改造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其课程设置深度融合工业机器人、新能源装备等前沿技术,形成“理论+实践+职业认证”三位一体的教学特色。
一、培养目标与行业定位
该专业以服务双碳战略为使命,面向智能制造产业群、发电行业、石油化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重点培养学生在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供配电系统运维、工业机器人控制等方面的核心能力。通过实践技能主线与岗位能力导向的教学设计,学生可掌握电路辅助设计、PLC编程、PCB硬件开发等关键技术,形成“懂原理、精操作、能创新”的职业素养。职业面向覆盖雅迪科技集团全球分公司及智能制造产业链相关企业,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二、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专业课程设置体现“基础+专项+拓展”的递进式结构:
-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电工基础、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夯实电路分析与设备认知基础;
- 核心技能课程:聚焦电机与电气控制、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工业网络与组态技术,强化自动化系统设计与调试能力;
- 前沿技术模块:开设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自动控制系统等课程,对接智能制造转型升级需求。
通过机床线路拆装实训、自动生产线控制实训等实践环节,学生可考取电工上岗证、中高级维修电工证书,形成“课证融通”的竞争优势。特别设置的带薪实习项目,让学生在雅迪集团等企业真实生产场景中完成电气设备安装、供配电系统调试等实战任务。
三、教学模式与校企协同
该专业创新实施“五会五自”管理模式,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 双负责人制:企业工程师与学校教师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企业技术骨干担任职业导师;
- 真场景教学:在校内建设智能工坊、自动化产线实训基地,实现“上学即上岗”的沉浸式学习;
- 师资双向流动:专业教师定期赴雅迪产研基地实践,企业专家驻校授课,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同步更新。
这种“工学交替、产教融合”的模式,使毕业生能快速适应企业岗位要求。数据显示,学生转正后年薪可达6-10万元,优秀者可达12万元,就业竞争力显著高于同类院校。
四、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类岗位群:
- 技术实施岗:从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自动化产线运维;
- 系统设计岗:参与小型控制系统改造、工业机器人应用开发;
- 管理服务岗:担任电气设备技术支持、质量管控专员。
随着工业互联网、智能装备等新兴领域的发展,该专业人才在新能源汽车制造、智能电网建设、工业自动化集成等方向呈现持续需求。学校通过订单式培养与精准化就业服务体系,已与30余家智能制造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