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师范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依托学校深厚的师范教育底蕴和新闻传播学科资源,构建了以戏剧与影视学类为核心的培养体系。该专业分为播音主持和空中乘务方向两个培养路径,前者聚焦广播电视新闻与节目主持,后者对接航空服务业,形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既包含播音学概论、即兴口语表达等传统语言艺术训练,也融入电视节目编导、新媒体内容创作等现代传播技术。2023年该专业在全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中位列第26名,获评中国区域一流专业,并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播音主持创作基础》。
一、学科建设与教学资源
专业依托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民族文化传播学特色学科,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引领的课程思政体系。其师资团队包含教授2名、副教授3名,60%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媒体一线经历,同时聘请学界业界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教学成果显著,教师团队曾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学生作品在“齐越节”全国朗诵大赛、全球华语网络主播大赛等赛事中屡获金奖。
二、课程体系与培养方向
核心课程采用“语言功力+艺术能力”双轨制:
- 语言基础模块:包含播音发声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强化普通话语音与即兴表达能力
- 实践创作模块:设置现场主持报道、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配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 方向拓展模块:
- 播音主持方向增设文学作品演播、广播电视主持艺术
- 空中乘务方向开设民航服务礼仪、客舱安全管理,对接国际航空服务标准
三、实践平台与就业出口
专业构建“以赛促练”培养机制,与广西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建立实习基地。毕业生主要流向:
- 广播电视机构:从事新闻播音、节目策划等工作
- 航空运输企业:担任空乘、地勤等高级服务岗位
- 党政机关:承担宣传、外事接待等职能
- 新媒体领域:进行网络直播、短视频内容创作近三年就业数据显示,85%毕业生在专业相关领域就业,其中12%进入省级媒体,9%考取国内外名校研究生。
四、国际交流与创新培养
与美国纽约电影学院、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建立“3+1”联合培养机制,开设东盟国家传媒概论等特色课程。专业率先在广西推行“双语播音+区域传播”教学模式,依托中国-东盟区位优势,培养具有国际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可参与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主持人大赛等跨境实践项目,近三年有23名毕业生赴海外深造。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