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财经大学的城市管理专业立足现代城市发展需求,依托公共管理学科优势,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设立以来,始终以服务陕西及西部地区城市治理现代化为目标,通过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公共政策学等课程体系,培养具备公共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截至2025年,该专业已形成稳定的师资团队,并与20余个政府部门、社区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提供支撑。
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
该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其核心能力体现在三个方面:
- 理论素养:系统掌握城市管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管理等学科知识,熟悉国家政策法规与城市发展动态;
- 实践能力:通过社会调查、城市管理案例分析、公共危机应急处理实训等课程,强化数据收集处理、信息化管理及决策能力;
- 公共精神:注重培养公共意识、公共责任与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在城市建设部门、基层社区、科研机构等多领域发挥作用。
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
课程设计突出“财经底色+公管主色”特色,分为四个模块:
- 学科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政治学原理,夯实理论基础;
- 专业核心课:聚焦城市社会学、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治理、城市数字化管理,融入前沿技术;
- 实践教学:设置学年论文、毕业实习、电子政务实训三阶段,其中城市管理综合实训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
- 拓展课程:开设韧性城市规划、城市创意等选修课,拓宽职业发展路径。
师资力量与教学创新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6%,博士学位持有者55%,学科背景涵盖公共管理、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教学团队采取以下创新举措:
- OBE教学模式:以成果为导向,建立“课堂教学-科研项目-学科竞赛”联动机制,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覆盖率达100%;
- 数字化资源建设:在国家级平台运行《城市管理学》精品在线课程,开发《城市管理案例分析》校级一流课程;
- 双师型培养:聘请红专南路社区等实践基地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强化实务导向。
就业前景与发展支持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9%,主要去向包括:
- 政府机构:城市建设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 企事业单位:市政市容管理公司、房地产策划机构;
- 深造方向:约12.26%学生考入长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学位。学院通过“竹蜻蜓”生涯教育工作室提供全程就业指导,并与中铁联集西安分公司等企业建立定向输送渠道。
该专业通过“校府融合+双创引导”的特色路径,持续为城市治理输送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敏锐度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西部城市管理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