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保险实务专业立足行业需求,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基础能力、岗位能力、应用能力、迁移能力”为核心培养目标,通过“专业学习、校企联动、师资互通、多元评价”四维集成模式,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牵头建设保险实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院校,其联合全国60%以上开设该专业的高职院校,开发了31门标准化课程,覆盖7000多个动态类素材,服务学生超2.9万人,形成了辐射全国的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网络。
在课程体系上,专业采取“岗课赛证”全链条教学资源设计。核心课程包括《保险理论与实务》《财产保险实务》《人身保险实务》等理论模块,同时设置车险定损与理赔、保险客户沟通技巧、保险业务日常会话等实训环节。学生需完成80课时的1+X人身保险理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并通过校内保险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合作企业(如太平洋保险、阳光保险)的订单班进行实战演练。这种“双职场”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掌握核保核赔、风险评估等核心业务技能。
专业依托AI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构建数字化教学新生态。通过智慧职教SPOC课堂和虚拟教研室,实现课程资源的动态更新与精准推送。例如,《金融学基础》课程采用“一主二双三融四新”理念,将金融理论与保险实务结合;《个人理财》国家级精品课程则引入真实案例库,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此外,专业教师团队曾获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教学成果入选教育部信息化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校企合作与就业保障方面,专业与中国人寿、大地财险等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共建共享、标准共研、成果共推”的产教融合机制。学生可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班直接进入企业顶岗实习,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主要流向保险营销、核保核赔、银行柜员等岗位。数据显示,该专业在1+X证书考试中连续实现初级和中级通过率100%,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对于职业发展,专业构建了“四阶段进阶”路径:第一阶段掌握基础业务操作(如投保单填写、保险展业),第二阶段提升专项技能(如车险查勘、理财规划),第三阶段通过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培育职业价值观,第四阶段借助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实现终身学习。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不仅具备保险综合业务管理能力,还能适应金融科技、风险管理等新兴领域的需求,体现了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育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