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自1979年开启研究生教育以来,始终秉持"中外求索、德业竞进"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覆盖本科、硕士、博士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具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的高校,其在外国语言文学等学科领域已建立显著优势。研究生院不仅承担着学科建设与教学管理的双重职能,更通过国际化办学路径与产学研协同机制,培养了大批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一、学科建设与学术积淀
学校现拥有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连续多年保持天津市一流建设学科地位。依托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翻译研究国家特殊需求博士项目,构建了包含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的高端翻译人才培养体系。在40余年发展历程中,研究生教育规模从最初2个学科扩展至22个学术型二级学科,形成了包含世界经济、外国哲学等天津市重点学科的交叉学科群。
二、创新型培养模式
研究生院采用双层次(博士/硕士)+双类别(学术型/专业型)培养架构:
- 学术型硕士注重理论深度,如英语同声传译方向开设《口译理论》《普通语言学》等课程
- 专业型硕士突出实践能力,翻译硕士项目与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深度合作,承担过《中国共产党简史》等重要文献英译
- 创新实施双导师制,联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专家共同指导
- 建立"天外"志愿服务体系,组织学生参与金砖会议、世界智能大会等国际活动翻译服务
三、国际化办学特色
学校与美、日、俄等30余国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年均派遣近百名研究生赴外交流。特别设立的国际学生培养项目已接收64名留学生攻读学位,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的学习环境。博士培养层面,自2013年起开展跨国联合培养,与5所海外名校共建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这种国际化布局使学生既能掌握前沿学术动态,又能通过孔子学院等平台进行文化传播实践。
四、招生培养动态
2025年计划招收全日制学术型/专业型硕士,包含"大学生退役士兵"专项计划。博士招生聚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设置英语、日语、俄语三大方向,要求申请人具备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经验或核心期刊论文发表记录。值得关注的是,学校对对外翻译实践经验者实行优先录取政策,突显其服务国家战略的办学导向。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