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的高校,内蒙古财经大学依托统计与数学学院的多学科交叉优势,构建起以数学建模能力为根基、数据智能技术为核心、行业应用场景为导向的特色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18年设立以来,已形成覆盖基础理论、核心技术、行业实践的完整育人链条,其90%以上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历的师资配置,在自治区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专业课程设置层面,采用"三层次递进"培养架构:
- 数学与统计学基础:通过《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等课程夯实数据建模能力
- 计算机核心技术:设置《Java高级编程》《分布式计算技术》《非结构数据库》等课程培养大数据系统开发能力
- 智能算法与行业应用:依托《机器学习实践》《大数据行业应用实践》等实训课程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特别引入区块链技术和多模态数据处理等前沿课程,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技术迭代同步。
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维度:
- 学科交叉优势:整合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多领域师资,形成覆盖金融、医疗、政务等领域的垂直应用研究能力
- 产教融合机制:与浪潮集团、统计局等机构共建10余个实践基地,开展真实项目驱动的数据分析实践
- 国际培养通道:与爱尔兰科克大学合作推出"3+1+1"本硕连读项目,学生完成国内学业后可衔接大数据分析等硕士方向。
实践教学体系采用"四维联动"模式:
- 校内建设自治区级经济数据挖掘与分析重点实验室,配备Hadoop集群和GPU算力平台
- 通过《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机器学习实践》等课程完成超100学时的项目制训练
- 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等5类国家级竞赛
- 要求学生在金融机构或科技企业完成不少于12周的生产实习。
就业市场表现方面,毕业生呈现双高特征:
- 行业适配度高:近三年在金融科技、智慧政务领域的就业比例达63%,典型岗位包括数据工程师、商业智能分析师
- 深造选择多元:约25%毕业生攻读统计学、人工智能等方向研究生,其中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的学生可获科克大学硕士学位。这种培养模式有效缓解了自治区数字经济领域每年约1.5万人的专业人才缺口,成为支撑"数字内蒙古"建设的重要智力引擎。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