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的通信软件技术专业立足信息通信领域前沿,以5G技术和物联网应用为核心方向,构建了“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培养体系。作为山东省内唯一与华为共建的现代产业学院成员专业,其课程设置紧密对接行业需求,通过订单班模式实现“毕业即就业”,形成了从理论学习到产业实践的全链条能力塑造。该专业在华为技术认证、技能竞赛支持、企业项目实战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发展路径。
课程体系融合通信与软件开发双领域
该专业课程设计突出通信系统软件运维与应用开发能力的双重培养,核心课程包括《LTE移动通信技术》、《5G网络优化》、《物联网嵌入式开发》以及《Web前端框架应用开发》等。通过华为ICT云教学平台和鸿蒙设备开发等实践模块,学生可系统掌握通信协议、网络规划优化、云端开发等技术。此外,华为认证课程如HCIA-Datacom被纳入教学体系,强化了职业资格认证与课程内容的衔接。
校企合作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专业与河北华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设立华为5G技术订单班,企业直接在校内投资建设5G技术实训中心,由工程师入校讲授核心课程并参与教材研发。合作亮点体现在:
- “双师型”教学模式:企业专家承担30%以上专业课教学,结合真实项目案例开展实训;
- 就业直通车机制:优秀学生毕业后可进入华讯科技合作企业联盟,按省份匹配岗位;
- 竞赛与认证支持:企业提供技能竞赛资源,辅助学生获取华为数通初级认证等职业资格证书。
实践平台与竞赛成果突出
专业配备华为物联网实训室和智能物联实训箱等先进设备,搭建了覆盖通信软件开发全流程的实践环境。学生通过参与蓝桥杯全国软件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等赛事,近两年取得显著成果:
- 葛秀辉团队获第十四届三创赛山东省一等奖;
- 学生斩获第十五届蓝桥杯C/C++程序设计大赛二等奖;
- 祖云鹏等人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山东赛区奖项。这些竞赛成绩印证了专业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上的成效。
师资与科研支撑学科发展
专业带头人李树平教授为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调研员,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7项省部级课题,带领团队形成“教授+企业导师”的复合型师资结构。教师团队深度参与华为专家教学资源开发,将BIM建模、云服务部署等产业技术转化为教学案例,近三年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6部,为专业建设提供扎实的学术支撑。
就业前景与行业适配度高
依托华为生态链企业资源,毕业生可从事通信系统运维、移动应用开发、物联网项目实施等岗位,就业方向覆盖电信运营商、互联网科技公司及智能设备制造企业。数据显示,订单班学生就业对口率达92%,起薪高于省内同类专业平均水平15%。随着工业互联网和6G技术的推进,具备全栈开发能力和华为认证资质的毕业生将持续获得行业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