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新华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立足区域发展需求,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自2008年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成立以来,依托区级产教融合示范专业和应用型整体转型高校的优势,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通过双师型教师团队、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以及学科竞赛平台,形成了一条从知识传授到能力转化的完整培养链。
在专业定位与学科建设方面,该专业强调强弱电结合和软硬件协同的复合型培养路径。作为学院首批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其课程设置覆盖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等核心领域,同时引入WEB前端开发、JAVA程序设计等前沿技术课程。这种设计既夯实了学生的理论基础,又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室和电子工艺实验室等实践平台强化工程应用能力。
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体现在三方面:
- 模块化课程结构:基础理论课程占比40%,专业核心课程占35%,实践环节占25%;
- 企业课程嵌入:与甲骨文、中软国际等企业合作开发项目实训课程,将真实开发案例引入课堂;
- 竞赛驱动教学:依托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蓝桥杯大赛等赛事,建立"以赛促学"机制,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奖项60余项。
专业师资队伍呈现高学历、双师型特点,现有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80%,双师型教师10人,包括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获得者。教师团队主持50余项省级教学工程和100余项科研项目,形成"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特别在嵌入式系统开发和信息安全领域,教师将横向课题成果转化为毕业设计选题库,使68%的学生毕业论文来源于企业实际需求。
对于学生发展,该专业构建了"3+1"培养体系:
- 前三年完成通识教育、专业基础与核心课程
- 第四年进入企业综合实训基地进行半年顶岗实习就业数据显示,近三年毕业生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就业率达92%,平均起薪高于宁夏同类院校15%。典型就业单位包括银川智慧城市项目组、国家电网宁夏分公司等。继续深造的学生中,有24%考入双一流高校攻读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方向研究生。
该专业在教学质量评估中表现突出,学生满意度达3.9分(满分5分),尤其在实践教学环节和校企合作资源方面获得高度认可。通过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的持续建设,专业已形成"基础扎实、技能突出、创新引领"的育人特色,为西北地区信息技术产业输送了大量能上岗、善创新的技术骨干。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