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职业师范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该校重点建设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之一,2022年通过教育部备案审批后正式招生。该专业以服务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和职业教育发展为导向,注重跨学科融合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兼具艺术修养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一、跨学科融合的培养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围绕设计学、艺术学和计算机技术三大核心领域展开,构建了“基础理论+实践技术”的双轨模式。核心课程包括构成设计、3D影像基础、CG艺术创作、动画技法等,同时融入视听语言、影视后期编辑与特效等前沿技术课程。课程设置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例如通过动态图形设计课程学习动画运动规律,在VR虚拟仿真技术课程中掌握虚拟场景搭建能力。这种设计既夯实了学生的艺术审美基础,又强化了数字技术应用能力。
二、实践教学与产教融合
专业采用“校企协同+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与网易、腾讯等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例如:
- 企业案例导入:如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毛发解算技术标准直接用于教学,要求学生完成从角色绑定到动作捕捉的全流程作业。
- 社会服务反哺教学:师生团队承接地方文化项目,如“白头叶猴”动画形象设计和《湘江战役》特效动画,提升实战能力。
- 开放式实训平台:配备动作捕捉实验室、虚拟制片系统等设备,支持学生进行影视动画、游戏CG等创作。
三、就业前景与区域服务
毕业生主要面向动漫游戏、影视广告、新媒体设计等领域,就业岗位涵盖角色动画师、CG设计师、网页交互设计师等。专业还注重服务广西本土文化,通过区域特色艺术形式与课程内容结合,例如在教学中融入壮族纹样、铜鼓文化等元素,培养既能对接国际标准又懂本土文化表达的创意人才。近年来,部分学生参与头部项目如《熊出没》《宁安如梦》的制作,展现了专业培养成效。
四、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专业拥有一支“双师型”教师团队,其中24.3%具有高级职称,94.6%拥有硕士以上学位或行业经验。企业导师包括参与《哪吒1》《姜子牙》等项目的资深动画师,校内教师则主导数字媒体创意实训基地建设,形成“承接项目—课程导入—成果转化”的闭环。此外,学校定期邀请国际动画专家开展讲座,并组织学生参与金龙奖、金海豚奖等赛事,拓展行业视野。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