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吉林省重点高校中独具特色的民办本科院校,吉林外国语大学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建设中展现出鲜明的办学特色。该校专业在2025年吉林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排名中位列第4名,被评为B级,与东北师范大学等公办院校共同构成区域专业教育矩阵。国际艺术学院通过"专业+外语"双轨培养模式,将传统播音技能与国际传播能力深度融合,形成"外语专业化、专业特色化"的育人体系。
专业核心架构以戏剧影视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为三大支柱学科,构建起多维知识体系。课程设置包含:
- 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通过普通话语音测试实验强化语音规范
- 英语播音发声:独创双语教学模块培养跨文化传播能力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引入虚拟现实技术提升实操水平
- 跨境电商直播实务:对接数字经济时代新型传播业态
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该校形成"三阶递进"培养路径:
- 基础实训阶段:依托校内演播室、录影棚开展语音表达与节目制作
- 专业深化阶段:通过广电媒体见习参与新闻采编与现场报道
- 综合应用阶段:在合作企业的电商直播基地完成真实项目运营
值得关注的是,该校毕业生就业路径呈现多元化特征:
- 传统媒体领域:近三年21%毕业生进入省市广播电视台
- 新兴传播业态:34%从事跨境电商直播与新媒体内容生产
- 国际传播岗位:15%毕业生服务于涉外文化机构与双语节目制作
- 教育延伸领域:19%选择语言艺术培训与职业教育赛道
这种就业结构的形成,得益于其"4年英语不断线"的语言强化机制。专业不仅开设传播学概论等理论课程,更设置英语节目采编播实务等特色模块,使学生在CET-6通过率达到78%的同时,掌握国际传播话语体系。通过引进外籍专家开展跨文化传播工作坊,学生可参与模拟联合国会议、国际文化节等实践平台。
该专业的创新培养范式体现在三个维度:
- 技术赋能:将AI语音合成、虚拟主播系统纳入教学内容
- 学科交叉:开设"国际舆情分析""数字叙事艺术"等复合课程
- 认证衔接:对接普通话水平测试、全媒体运营师等职业资格认证
对于有志于报考的学生,建议重点关注其"教赛融合"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主持人大赛、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展评等活动,近三年累计获得省部级奖项43项。这种以赛促学的机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临场应变与创意策划能力,使其在就业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