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自2004年首批招生以来,已形成以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为核心的办学体系。该专业作为云南省首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数学学院四十余年办学积淀,构建了“数学+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为云南基础教育输送具备扎实学科素养和创新教学能力的高素质教师。其培养方案紧密对接基础教育改革需求,通过师范专业认证有效期为2022-2028年,凸显专业建设的规范性与前瞻性。
课程体系深度融合学科基础与教育实践。专业核心课程包含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20余门数学主干课程,同时设置教育学、心理学等师范类必修课,形成“数学基础+教育理论+技能实训”的立体化课程结构。实践环节设置教育实习、研习和师范生技能竞赛,依托校内数学实验室、智慧教室及校外合作基地,强化教学能力培养。2023年该专业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B级,成为昆明学院22个上榜专业之一。
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支撑学科发展。数学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7人,博士占比达34.2%,柔性引进云南师范大学郭震教授等专家,形成学术带头人引领的教研团队。学院拥有省级科研奖励5项,包括徐裕光教授被引490次的标志性论文,以及2023年母贵教授团队获得的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实验条件方面,配置MATLAB、Mathematica等专业软件,建设师范生技能实训室和数学建模实验室,为教学科研提供硬件保障。
实践育人体系推动学生多元发展。通过“一体两翼”培养模式,学生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领域表现突出:2023届毕业生考研升学率达12%,学生团队获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涌现出省级优秀毕业生王策辉、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陈宇阳等典型。就业方向以中小学数学教师为主,近五年向西藏、新疆等地输送基层教育人才,形成“藏疆小分队”特色就业品牌。
持续改进机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建立“校-政-校”协同育人机制,2024年与云南师范大学实验学校共建卓越师范生培养基地,开展中学名师工作室合作项目。课程建设方面,建成省级一流课程2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8门,形成“金课”引领的课程改革生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涵盖毕业生跟踪反馈、用人单位评价等多维度数据,支撑培养方案的动态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