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聚焦商务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娱乐业三大领域,构建了以文化创新水平、工匠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技能人文并举"教育理念,通过课程实训、学科竞赛、校企合作等多元化路径,致力于培养能在导游服务、景区管理、旅游规划、新媒体运营等领域胜任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毕业生能力深受行业认可。
一、"三阶递进"培养模式强化职业竞争力
专业采用基础素养-核心技能-综合实践的三阶段培养架构:
- 基础素养阶段通过旅游服务礼仪、管理学原理、中国旅游文化等课程,夯实学生的人文底蕴与职业认知;
- 核心技能提升阶段聚焦导游业务、旅游新媒体运营、研学旅行策划实务等实务课程,结合模拟导游实训、茶艺实训、调酒实训等实践环节,形成岗位适配能力;
- 综合实践环节依托好食穗智慧酒店产业学院等校企平台,开展景区一线教学、旅行社轮岗实习,近三年学生在河南省导游大赛、许昌市讲解员服务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奖12项。
二、"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对接行业新需求
专业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课程模块:
- 智慧旅游模块开设智慧景区设计与运营、旅游电子商务,培养数字化服务能力;
- 文化创意模块设置中国旅游元素、旅游美学、非遗文化展演实践,强化文化传承创新;
- 国际服务模块通过导游英语、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课程,配合TedQual国际认证筹备工作,提升跨文化服务水准。
特色课程生态旅游、旅游政策与法规采用案例教学法,近三年完成许昌市文化旅游"十四五"规划等政府委托项目7项,实现教学成果直接转化。
三、"双轨并行"就业通道拓宽职业发展空间
毕业生可选择两大发展路径:
- 传统服务领域:在旅行社从事计调、出境领队、旅游咨询,或在景区担任线路规划师、展馆讲解员,起薪约4500-6000元;
- 新兴业态领域:进入旅游私人订制、智慧景区运营、研学旅行策划等岗位,部分毕业生通过新媒体运营实现自主创业,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账号孵化成功率达23%。
专业与北京水米田教育集团、许昌市文旅局建立人才输送通道,近三年为建安区、鄢陵县输送乡村旅游规划人才28人。
四、"赛证融通"育人特色提升培养质量
通过构建"以赛促学、以证提技"培养机制:
- 每年举办导游之星大赛、现代礼仪风采大赛,选拔学生参加全国红色旅游策划大赛等国家级赛事;
- 实施"1+X"证书制度,学生在校可考取茶艺师、餐厅服务员、营养配餐员等高级工证书;
- 专业教师团队80%具有行业挂职经历,开发的《旅游私人订制实务》校本教材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岗位适应周期缩短至1.8个月,较同类院校平均减少40%。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