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东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其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了理实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清远校区的智能化教学资源,通过Python程序设计、Hadoop大数据平台等核心课程,培养掌握数据采集、算法模型训练、智能软件开发等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专业定位紧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链,形成了“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特色。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以机器学习基础和深度学习框架为核心,构建了三大模块:
- 数据技术基础层:包含数据可视化、网络爬虫技术等课程,强化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
- 智能开发应用层:涉及Spark应用开发、人工智能系统集成等实践课程;
- 行业拓展延伸层:开设智能物联网、机器人视觉技术等交叉学科课程。这种分层递进的课程结构,使学生从数据服务到系统运维的全流程能力得到系统化训练。
实践教学环节凸显产教融合特色,建有麒麟工坊实训基地和ICT学院创新中心,配备工业级人工智能开发平台。学生通过真实项目演练掌握:
- 数据标注与清洗
- 智能模型部署
- 人机交互系统调试
- 智能设备运维校企合作单位包括华为、阿里云等头部企业,提供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等1+X证书考核支持,实现教学标准与行业认证的无缝对接。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可从事人工智能训练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等岗位,主要服务于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近三年数据显示,该专业学生获取数据分析师证书的比例达78%,在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12项。学院通过技能大师进课堂等活动,邀请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者开展技术指导,强化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专业建设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教学,开设新能源技术应用特色方向。通过智能网联汽车、光伏系统运维等实践项目,培养学生运用AI技术推动能源转型的创新能力。这种“人工智能+”的跨界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更具就业竞争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