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职业学院的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以培养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融合的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目标,依托产教融合模式与虚实交替的实践体系,形成了独特的培养路径。该专业聚焦金融科技与数字化趋势,通过校企共建订单班、模块化教学和技能竞赛,强化学生金融业务操作、数据分析及客户服务等核心能力,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8%以上,合作企业覆盖银行、保险、金融科技等领域。
课程体系:双轨融合夯实专业基础
专业课程设计注重理论+实践的双轨并行,核心课程包含:
- 互联网金融概论与金融科技概论,紧跟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与银行信贷实务,强化传统金融业务技能;
- 金融数据分析与大数据处理,培养数字化工具应用能力;
- 个人理财与证券投资实务,提升财富管理与投资规划实战水平。
此外,选修课程如家庭理财规划、1+X证书考证课程,进一步拓展职业资格认证路径,增强就业竞争力。
培养模式:一核双翼四轮五维创新育人框架
该专业采用“一核双翼四轮五维”人才培养模式:
- 核心能力:围绕金融产品分析、市场运作与科技应用构建知识体系;
- 双翼驱动:通过理论课程与企业实境实训深度融合,例如引入日照银行外汇套汇交易案例开展模拟教学;
- 四轮进阶:从认知轮(基础知识)到创新轮(科技项目开发),分阶段提升技能;
- 五维评价:综合考核知识广度、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形成立体化评估标准。
实践教学:虚实交替+后置订单强化实战能力
实践体系以“校内虚拟实训+校外实境轮岗”为核心:
- 校内资源:10个实训室模拟银行、证券等业务场景,覆盖柜面操作、金融软件开发等技能;
- 校外合作:15个实训基地与32个实训点(如京北方金融科技、太平保险)提供真实岗位训练;
- 订单培养:前两年完成基础技能学习,第三年根据企业需求定制课程,实现毕业即就业的无缝衔接。
学生通过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银行业务综合技能大赛等赛事积累经验,近年获省级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职业发展:多元化路径覆盖金融全产业链
毕业生就业方向呈现多层次与宽领域特征:
- 传统金融:银行柜员、客户经理(地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
- 新兴领域:金融科技公司系统开发、网贷众筹运营(合作企业如华拓金服、泰盈科技);
- 综合服务:保险理财顾问、证券经纪及金融数据录入等岗位。
职业晋升路径清晰,3-6年可成长为基层管理骨干,同时支持考取证券从业资格、初级经济师等证书。
师资与资源:校企协同赋能教学质量
专业拥有11名专任教师,含教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团队兼具学术研究与行业经验。通过校企共建课程、金融科技平台开发(如区块链、云计算工具),推动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同步更新。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为教学改革提供支撑,合作企业高管参与授课,确保人才培养贴近市场实际需求。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