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鄂东地区重要的法治人才培养基地,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法学专业经过五十余年发展,形成了以基层法治需求为导向、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特色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五学”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务训练深度融合,构建了覆盖法律职业全场景的教学生态,为地方社会治理输送了大量德法兼修的应用型人才。以下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平台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在人才培养定位上,法学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强调“基层法律服务能力”的核心目标。课程设置中,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作为统领性课程贯穿教学全程,配合法理学、宪法学等七大核心课程构建知识框架。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培养方案新增法律诊所与模拟立法实训模块,通过“双师同堂”教学法(专业教师+实务专家),强化学生对《民法典》《行政诉讼法》等新法的实务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三层次递进”特征:
- 基础技能层:依托模拟法庭、数字化法律文书实验室完成法律文书撰写、庭审流程模拟
- 综合应用层:通过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对接真实案件,年均处理劳动争议、家事纠纷等案件30余起
- 创新拓展层:与黄冈市中级法院共建“巡回审判进校园”机制,学生可参与诉前调解、司法文书送达等全流程实务
专业建设深度融入地方治理需求,形成“校地协同”特色。作为全国首个地级市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共建单位,学生可参与地方立法论证;与黄冈市司法局合作的社区矫正社工项目,累计培养基层法治专员120余名。这种“真题真做”的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在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三年达4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
师资队伍呈现“双师双能”特点,27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51.8%,含最高人民法院咨询专家1人、湖北省青年法律法学人才2人。团队近五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开发的《基层治理法治化案例库》入选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为教学提供鲜活素材。特别设立的“实务导师工作站”,聘请15位法官、检察官驻校指导,确保教学内容与司法改革同步更新。
就业导向实施“五考一体”战略,近五年毕业生95%就业率中,考研升学率达23%(含武汉大学等名校),公职系统就业占31%。特色“法律职业能力认证体系”包含公务员模拟考试、速录技能认证等6个模块,助力学生实现“毕业即执业”的能力跨越。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2023年入选部省共建新文科“社会治理法学”重点领域,标志着培养模式获得省级层面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