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飞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立足航空产业需求,聚焦民用航空器电子系统的维护与检修领域,构建了“理论+实践+职业认证”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航空器通信系统、导航系统、仪表系统、自动飞行系统为核心培养方向,通过工匠精神与信息素养的双重塑造,着力培养能完成航前航后检查、电子系统排故、组件拆装等技术任务的高素质人才。下文将从课程结构、能力培养、职业认证、就业布局等维度展开解析。
专业课程采用模块化分层设计,形成“基础-核心-拓展”递进式教学链条。专业基础课涵盖《航空工程制图》《航空电子技术》《航空维修技术英语》等,夯实机械制图、电子原理与航空英语基础;专业核心课以《飞机通信与导航系统》《飞机仪表与机载设备》《维修基本技能实践》为支柱,强化电子设备拆装、功能测试与故障分析能力;拓展课程设置《直升机结构与系统》《人为因素与航空法规》等选修模块,支持个性化职业发展。实践环节依托校内飞机维修实训室与校外CCAR-145认证企业,通过金工实习、航线检查模拟等真实场景训练,实现技能与岗位的无缝衔接。
职业能力培养强调书证融通模式,将CCAR-147技能培训证书、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等认证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学生在校期间可考取三类核心资质:一是基础技能类证书如维修电工证、钳工证,二是行业准入类执照如机务维修147基础执照,三是英语与计算机等级证书。这种“课证共生”机制使毕业生在就业时具备双重竞争力——既掌握航空器电子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的理论知识,又拥有符合民航规章的实操资质。
就业服务体系构建了“全周期护航”机制。学院与航空公司、机场机务工程部、航空维修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提供两年跟踪服务保障。就业方向覆盖三大领域:一是航线维护,负责航前/航后电子设备检查与排故;二是定检维修,承担电子系统周期性深度检修;三是部件管理,从事机载设备调试与维修管理。数据显示,近年毕业生入职驼峰航空、双流机场等企业比例持续提升,部分优秀学子更通过无人机应用技术等拓展课程实现跨界发展。
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行业适配性与技术前瞻性的平衡。课程设计中特别强化飞机维修手册解读与英文技术文档处理能力,应对民航维修领域高度国际化的特点;同时引入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维护等前沿课程,匹配智慧民航发展对复合型电子维修人才的需求。对于追求技术深耕的学生,可通过“3+2”专本衔接通道进入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等本科专业,完善职业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