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聚焦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趋势,以培养具备全链条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依托吕梁丰富的红色文化、黄河文化及非遗资源,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2023年首届招生以来已形成覆盖课程开发、线路设计、安全管理等领域的特色教学模式,为区域文旅产业输送了大量能策划、会管理、懂教育的专业人才。
一、培养目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立体化塑造
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从业者,核心能力包括研学课程开发、安全风险管理和项目运营策划。学生需掌握通识性知识与业务技能,例如通过案例分析学习如何将贾家庄乡村振兴经验转化为研学产品,或利用碛口古镇的黄河文化设计沉浸式体验课程。培养方案特别强调职业道德与人文素养,要求学生既能策划廉政文化主题线路,又能组织传统村落农耕体验活动。
二、课程体系:模块化教学与标准化流程
专业课程分为三大模块:
- 基础理论:涵盖教育学、旅游管理、文化遗产保护等学科交叉内容;
- 技能实训:重点训练线路设计(如八条吕梁精品研学线路开发)、应急预案制定(参考道客巴巴流程管理制度);
- 创新实践:结合白马仙洞地质研学等真实场景开展项目制学习。
教学中嵌入服务流程标准化训练,例如:
- 前期需求分析阶段采用问卷调查确定研学主题
- 执行阶段实施"双导师制"(专业教师+企业导师)
- 后期通过学生作品展评、家长满意度调查完成质量评估
三、实践模式:校企协同的产教融合路径
学校与白马仙洞景区、北武当山风景区等建立深度合作,构建"校内实训室+校外基地"的实践网络。在2024年的白马仙洞调研中,师生团队完成:
- 地质结构科普讲解词优化
- 农耕研学课程原型开发
- 景区旺季服务人力解决方案
这种"真题真做"的模式使学生在安全风险评估、活动成本核算、客户需求沟通等环节获得真实职场体验。数据显示,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27%,部分优秀方案已被景区直接采纳。
四、就业前景:多元发展的职业通道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大领域:
- 教育机构:中小学实践课程指导、课外活动策划
- 文旅企业:研学旅行产品经理、营地运营主管
- 公共服务:文博场馆教育专员、乡村振兴项目顾问
以2024届毕业生为例,38%进入吕梁市重点打造的杏花村汾酒专业镇等特色产业集群,22%在兴县铝镁新材料产业园等工业研学板块找到发展空间。随着"双减"政策深化,具备课程设计能力与教育情怀的毕业生更受市场青睐。
五、专业特色:地域资源优势与制度创新
- 资源整合优势:直接对接吕梁市八条省级精品研学线路,学生可参与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红色研学等政府重点项目;
- 管理制度创新:引入道客巴巴的服务流程监督机制,建立"过程性考核+行业认证"评价体系;
- 师资跨界组合:聘请文旅部门专家、非遗传承人担任客座教授,确保教学内容紧跟产业前沿。
通过"理论教学场景化、实践教学项目化、质量监控标准化"的培养策略,该专业正成为晋西地区研学人才培养的高地。未来计划增设数字研学方向,探索VR技术赋能传统文化体验的新模式。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