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的风景园林专业作为工学领域的特色学科,近年来在学科建设、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该专业依托学院管理系的优质资源,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注重理论实践结合与创新能力培养,其课程体系覆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生态修复、景观工程等核心领域,并通过校企合作、竞赛实践等途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以下将从培养方向、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培养方向与课程体系
该专业以培养应用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聚焦规划设计、生态修复、旅游游憩三大方向。核心课程包括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艺术原理、城乡绿地系统规划等理论课程,同时融入CAD辅助设计、园林工程预决算等实践技能训练。课程设置强调多学科交叉,涉及建筑学、生态学、艺术学等领域,例如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结合了建筑结构与景观美学的融合应用。
二、教学模式与实践体系
- 艺术型课堂与现场教学
针对设计类课程,采用“声、色、艺、技”融合的教学模式,例如插花艺术、植物造景等课程通过实物操作提升学生艺术素养。部分课程实施“零”教学法,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视频剪辑讲解完成项目设计,强化独立思考能力。 - 校企联动与实战项目
专业与金螳螂集团、上海链家等企业共建30余个实践基地,引入真实案例进行分组教学。例如,园林综合实习会组织学生赴苏杭等地开展实地考察,并在校内50亩实践区进行施工模拟和方案设计。 - 竞赛与科研能力培养
鼓励学生参与江西省挑战杯、物流设计大赛等赛事,近年来在江西省数学建模大赛等活动中屡获佳绩。教师团队主导的省级课题研究也为学生提供了科研参与机会,近五年发表教研论文60余篇。
三、师资力量与学科排名
专业师资以“双师型”教师为主,团队中92.3%拥有讲师以上职称,73.9%具备硕士以上学位。例如,专业负责人廖源为江西风景园林学会理事,曾主编《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教材;徐超副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拥有国家高级景观设计师资格,并担任省级教学指导委员。在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中,该校风景园林位列全国第十五,彰显学科实力。
四、就业前景与升学路径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规划设计院、政府园林部门及景观工程企业,从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生态修复施工管理等工作。部分学生通过“立交式实训框架”提升专业技能,近三年考研升学率达30%-45%,方向涵盖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等领域。此外,专业通过职业规划全员化策略,为就业学生定制工程造价、项目管理等细分岗位培训,增强职业竞争力。
五、专业建设与社会贡献
专业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与国土绿化政策,在课程中融入风景名胜区规划、生态修复技术等内容。例如,城市景观设计课程结合江西省生态示范区建设案例,要求学生完成区域性绿地系统规划方案。这种“服务地方经济”的定位,使毕业生在江西省内景观行业形成较高认可度。
综上,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风景园林专业通过“理论+实践+竞赛”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构建了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特色教学体系,其全国排名第十五的学科地位和校企深度合作的实践平台,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