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师范大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该校最具竞争力的学科之一,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其发展历程可追溯至1981年数学系的成立。经过四十余年建设,该专业形成了师范教育与学术研究并重的培养体系,拥有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在西北地区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其特色在于深度融合数学基础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通过优质课程体系与科研平台,培养了大批扎根边疆的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才,成为新疆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输出地。
课程体系以夯实数学基础与强化师范技能为核心。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等经典数学理论课程,同时设置数学模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应用型课程,构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知识链。教师教育模块则涵盖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并特别开发数学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数学教学技能训练等实践性课程,确保学生掌握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这种“理论+应用+技能”的三维课程结构,有效支撑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师资力量是专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目前该专业拥有专兼职教师6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0%以上,博士学位及在读博士占比50%以上,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学科带头人汤建钢教授等专家在模糊数学、复分析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获国内外高度评价。教师团队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0余篇,为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提供了高水平平台。
科研与实践平台的多元化布局显著提升学生竞争力。学院建有200多个实践教学基地,覆盖中小学、统计局、金融机构等领域,通过教育实习、数据建模等项目强化应用能力。科研方面,依托应用数学研究所下设的非线性分析研究室、概率统计研究室等机构,学生可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此外,学院与波兰科学院、德国Osnabruck大学等国际机构建立合作,每年选派教师赴海外访学,为学生开拓国际视野。
培养目标与就业去向体现服务边疆的办学定位。专业旨在培养兼具现代教育技能与数学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主要成为中小学数学教师、职业教育师资,部分进入金融证券行业或攻读硕士。数据显示,伊犁、塔城等地60%中小学数学教师毕业于该校,凸显其区域教育支撑作用。就业满意度达4分(满分5分),印证了专业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的高度契合。
数学与统计学院的深厚积淀为专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作为学校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其拥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开设模糊数学基础、复分析等特色研究方向。学院建设11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系级重点课程,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项。通过持续优化“本科-硕士”贯通培养机制,学院为新疆乃至西北地区输送了大量高水平数学人才,成为边疆数学教育与科研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