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师范大学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作为新兴工科专业,自2020年依托数学学科设立以来,已形成跨学科融合的鲜明特色。该专业以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为三大支柱,构建了覆盖大数据采集、存储、分析、挖掘的全链条知识体系。通过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和自治区级科研项目50余项的科研支撑,专业建立起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并与伊犁州统计局、财政局等单位共建200余个实践教学基地,为人才培养提供真实场景。
学科基础与培养体系
专业依托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形成"数学筑基+技术赋能"的交叉培养路径。课程设置上突出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基础学科的核心地位,同时引入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等前沿技术课程。这种课程架构使学生在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理论工具的基础上,能熟练运用Hadoop、Spark等大数据处理框架进行实际开发。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
专业通过"校政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三层实践体系:
- 基础实验层:配备分布式计算实验室和云计算平台
- 项目实战层:与银行、国家调查队合作开展数据建模项目
- 创新创业层:依托40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学生在大三即可参与智慧城市数据治理等真实项目,近五年开发的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和农产品价格分析系统已被地方政府采用。
职业发展路径
毕业生呈现多元化就业特征:
- 政务领域:35%进入统计部门从事人口普查数据分析、经济指标监测
- 产业应用:40%任职互联网企业负责用户行为画像构建、精准营销模型开发
- 科研深造:15%考入中国科学院大学等机构攻读数据挖掘方向研究生值得关注的是,专业设置的Linux/Unix系统和云计算安全等特色课程,使毕业生在金融风控和医疗健康大数据领域展现独特竞争力。
该专业通过"理论-技术-场景"三维能力模型,培养既懂算法原理又能解决行业痛点的复合型人才。随着新疆"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推进,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指数连续三年保持西北地区同类专业前3位,成为区域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人才供给源。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