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合肥财经职业学院的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立足智能制造产业升级需求,构建了"理论+实践+产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工业互联网基础、PLC控制技术、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为核心课程,配套电工电子技术实训、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实践环节,着力培养具备设备安装调试、系统运维管理和技术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在"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专业建设紧密对接长三角地区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与美的、奇瑞等20余家智能制造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入学即入职"的产教融合特色。
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顶层互选"的模块化设计:
- 技术基础模块涵盖C语言程序设计、机械制图与AutoCAD等通用技能
- 核心能力模块聚焦工业互联网与机器人技术、组态软件应用技术等专业课程
- 拓展提升模块设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云计算技术等前沿课程通过分层递进式教学,学生可系统掌握工业互联网设备安装调试、网络配置优化、远程运维管理等关键技术。特别注重虚实结合的实训模式,校内建有工业互联网基础实验室和智能制造仿真实训中心,校外依托芜湖隆深机器人等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产教融合机制形成"双主体协同育人"特色:
- 与TCL集团共建智能制造工程师学院,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
- 联合科大讯飞打造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共享价值千万的设备资源
- 通过工业互联网创新大赛等平台,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这种"校中厂、厂中校"模式使毕业生具备直接对接企业需求的实战能力,近三年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主要服务于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智能设备运维等岗位。
区域产业支撑为专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合肥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聚集了京东方、蔚来汽车等世界级智能制造企业。市政府推动建设的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服务1.4万家企业,为专业人才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学校2025年新建的鸿蒙(信创)产业学院,更是将培养方向延伸至工业互联网安全、边缘计算等新兴领域,形成"工业互联网+信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高地。
该专业通过构建"课程链-能力链-产业链"三链衔接的育人体系,形成三大核心优势:
- 技术迭代响应机制:每学年更新30%课程内容,引入工业大数据分析、数字孪生技术等前沿知识
- 双师型教学团队:企业工程师占比达45%,实施"1+X"证书制度融合培养
- 创新创业生态:设立工业互联网创客空间,孵化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等学生创业项目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既能胜任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又可投身工业APP开发、工业云平台运维等新兴职业领域,成为推动"智改数转"的中坚力量。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