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自1986年开设以来,累计培养毕业生1万余人,是该校招生规模最大的专业之一。作为国家级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和国家双高建设高水平会计专业群领头专业,该专业通过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传统会计教学,构建了以“智能化教学”“标准化考核”为特色的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兼具财务核算能力和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设置、校企合作模式以及实训系统建设均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前沿探索。
在专业优势方面,该专业依托雄厚的师资力量,拥有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会计领军人才等高层次教学团队,并获评“专业品质全国同类院校连续多年排名第一”。专业建设紧扣行业发展需求,通过双主体育人(校企协同)与三合作建设(课程资源、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共建)模式,实现教学资源与产业实践的深度对接。例如,与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的合作覆盖了顶岗实习、1+X证书试点、财税技能大赛等多个维度,年均接收学生实习30-50人,形成“产教融合、课证融通、课赛融通”的立体化培养路径。
课程体系设计凸显“大数据+会计”的复合能力培养。专业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两大类,专业课模块包含:
- 专业基础课: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核心理论;
- 专业核心课:企业财务大数据分析、税费申报与管理;
- 专业拓展课:结合智能财税、数据可视化等新兴领域。实训环节引入大数据应用实训系统,涵盖数据采集(Python编程)、清洗分析(Excel高阶应用)、可视化呈现三大模块,通过“四大课堂协同”模式(理论课堂、竞赛实践、企业实习、移动学习)强化学生技术应用能力。
在就业竞争力方面,该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企业经济业务核算、财务风险控制、会计信息管理等岗位,同时因掌握数据分析技能,可拓展至金融科技、咨询等领域。校企合作企业如湖南航信(年服务企业超40万家)为学生提供真实业务场景,而1+X证书试点(如金税财务应用证书通过率超97%)进一步提升了职业资格含金量。数据显示,学生省内就业率超70%,初次就业落实率稳定在91%左右,体现了专业与区域经济的高度适配性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