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大学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作为校级特色专业,自2005年创办以来,始终紧跟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构建了以“技术赋能教育”为核心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成师范与非师范双轨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2021年获评校级特色专业,2022年更斩获“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CAIP编程设计全国总决赛”特等奖。其课程体系深度融合教育学理论与数字技术,毕业生在基础教育、教育科技研发等领域展现出强劲竞争力。
培养方向:双路径塑造复合型人才
佛山大学该专业设置信息技术教育与STEAM与创客教育两大方向,均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前者侧重信息化教学系统开发与数字媒体创作能力,后者聚焦跨学科课程设计与创客空间运营能力。学生需掌握三大核心素养:
- 教育理论素养:通过教育学原理、教学系统设计等课程构建教育认知框架;
- 媒体与技术素养:覆盖影视制作、三维建模、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能;
- 系统工程素养:培养从教学设计到教育项目管理的全流程把控能力。
课程体系:模块化学习+个性化发展
专业课程采用“基础必修+模块选修”架构,提供40余门选修课程,学生可依据职业规划选择四大模块:
- 信息化系统设计与开发:包含开源智能硬件、机器学习基础等前沿技术课程;
- 创客与STEAM教育:涵盖青少年机器人设计、桌面数字制造装备应用等实践内容;
- 数字化资源开发:聚焦影视后期制作、新媒体项目策划等创意表达技能;
- 专业拓展:设置心理学、传播学等交叉学科课程。核心课程如教育技术学导论、Python程序设计、数字影视创作等均配备省级一流课程资源,确保理论教学与行业需求同步。
实践优势:以赛促学的创新生态
该专业通过“数智化教学改革”建立分层培养机制:
- 竞赛体系:近三年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等赛事获省级以上奖励30余项,2023年更夺得省师范技能大赛一等奖;
- 科研孵化:年均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3项,发表论文40余篇,部分成果直接转化为教育科技产品;
- 校企协同:与教育信息化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学生参与教育软件研发、在线教育平台运维等真实项目。
就业前景:教育信息化浪潮中的多元选择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大领域:
- 基础教育领域:53%的师范方向毕业生进入中小学担任信息技术教师或电教管理人员,承担课程教学与创客空间建设;
- 教育科技产业:约30%投身人工智能教育产品研发、数字化资源开发,部分毕业生创办企业并获风险投资;
- 学术深造:近年考研录取率稳定在15%以上,升学去向包括北京师范大学、香港大学等名校。数据显示,该专业省内物理类录取最低分从2021年531分升至2023年542分,反映出社会认可度持续提升。对于有志于融合教育与技术创新的学生而言,这一专业提供了从理论积淀到产业落地的完整成长路径。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