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万里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是宁波地区唯一开设该本科专业的高校,具有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该专业由法学院开设,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年32000元。作为浙江省内较早开设社会工作本科的院校之一,其培养体系融合了学科竞赛、国际交流与实践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育人路径。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课程分为三个层级:
- 社会科学通识课程:包括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保障等基础理论课程;
- 专业核心课程:涵盖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等实务方法类课程,并设置司法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细分领域方向课;
- 实践能力模块:通过专业认知实践、社会调查训练及长达800小时的专业实习,强化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此外,课程中还融入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培训内容,帮助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认证。
该专业的培养模式具有两大特色。一是国际化视野,开设中德双学位班(如社会工作22双学位班),学生可赴德国汉堡校区学习,学费为38000元/年;二是产学研融合,与浙江省新时代社会组织研修院等机构合作,推动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项目对接。学生通过参与浙江省高校社会工作模拟大赛、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论坛等活动,近三年获得省级金奖等十余项奖项。
在就业路径方面,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类领域:
- 政府与公共部门:包括民政、司法、人社等系统的公务员岗位;
- 社会组织与公益机构:如基金会、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与项目执行岗位;
- 基层服务单位:涵盖社区服务中心、学校社工站及企业员工援助计划(EAP)实施岗位。2024届学生暑期赴宁波市甬尚慈善社工服务中心、杭州马奶奶社会工作室等机构实习,参与社区治理、弱势群体帮扶等项目,将课堂理论转化为服务方案设计能力。
专业建设上,法学院设有社会工作教研中心,由史天琪教授领衔,聚焦社会组织赋能基层治理研究。学生创新团队如星火社工联盟,自主发起“破圈吧社工”品牌活动,策划校内模拟案例大赛,孵化出多个省级获奖项目。这种“以赛促学、以创带练”的模式,使学生在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部分毕业生进入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攻读社会工作硕士。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