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介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于2021年经教育部批复,设立了全国首个特设本科专业——气象技术与工程。此专业借学校在大气科学方面的深厚底蕴,着力培育有现代气象技术与工程应用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在气象领域意义重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该专业致力于让毕业生掌握现代化地面观测系统、多波段天气雷达系统、卫星数据处理分析系统等全方位探测原理与技术。使其拥有探测系统开发能力,精通大规模组网数据处理与同化知识,具备将气象技能用于各类社会服务的实力,适应社会多元需求。

课程设置

  • 主干学科:大气科学。
  • 主要课程:涵盖气象工程导论、雷达气象学、卫星气象学等众多科目。还有气象大数据分析与同化技术、气象服务工程等,知识体系全面。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有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另有气象大数据应用实习等专业实践。

专业特色

作为全国首个特设专业,气象技术与工程紧密结合现代气象技术与工程应用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融合,培养学生气象探测、数据处理、系统开发及社会服务综合能力。且课程设置紧跟学科前沿,融入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发展前景广阔。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气象局、新兴互联网企业等就业。这些行业包括高新技术及大数据服务、气象仪器研发制造,还有民航、铁路、电力等气象服务关联领域。凭借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胜任气象技术与工程领域工作。

总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气象技术与工程作为全国首个特设本科专业,全力打造具备现代气象技术与工程应用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经过系统理论学习和丰富实践训练,毕业生在气象技术与工程领域竞争力强,可助力国家气象事业及相关行业发展 。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成人高考无专科毕业证能否考本科?
下一篇:初中文凭如何报考成人高考?有哪些途径与用途?

热门推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应用气象学专业怎么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气象教育领域占据标杆地位。该专业源自1960年的农业气象学专业,历经60余年发展,形成"理论奠基-技术创新-产业应用"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2024年数据显示本科生高质量就业率超98%,70%毕业生进入国家气象系统,连续18年稳居全国同类专业排名首位。作为大气科学双一流学科的核心组成部分,专业深度参与国家气象现代化建设,开创"气象+生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评论  4周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专业怎么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专业以智慧气象为特色,构建了“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气象技术”跨学科培养体系。该专业创办于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前身为1960年设立的农业气象学系,2024年入选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数据显示,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超98%,42%毕业生保研至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双一流高校,50%入职中国气象局、农业农村部等机构。以下从学科定位、培养架构、就业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评论  4周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类专业怎么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类专业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扎根中国气象人才培养领域六十余载,构建"基础理论-技术应用-行业实践"全链条培养体系。该专业源自1960年创建的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学系,2022年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等级,全国排名第一。专业聚焦气象探测、气候变化、环境气象三大方向,形成本-硕-博-博士后完整培养体系,近五年考研录取率稳定在45%左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评论  4周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生态学专业怎么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学专业依托学校大气科学A+学科群的交叉优势,构建了"生态学理论+气象特色+数字技术"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2024年通过综合评价录取最低分为566分,较普通批次降分幅度显著。数据显示,70%以上学生选择攻读生态学、应用气象学等方向研究生,就业方向涵盖环保、气象、农林等12个领域,形成"理论扎实、技术前沿、产教融合"的培养特色。 学科建设与培养架构 专业以生态气象学为核心特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评论  4周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怎么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核心学科群,依托大气科学全球领先优势,构建"气象+信息"交叉培养体系。该专业群包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方向,其中电子信息工程是国家特色专业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24届毕业生综合就业率超97%,保研率达28.7%。依托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形成"气象传感+通信技术+集成电路"三位一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评论  4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