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介绍

山东师范大学的国际交流学院自 2007 年起开启对外汉语专业(后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招生之旅。到了 2009 年,该专业的硕士专业学位也开始面向国内、国外学子招生。学院秉持高起点与高标准,用心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山东师范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学制四年。其旨在精心培育能够熟练掌握汉语言与中国文学、文化知识,精通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方法,擅长一门外语,能胜任国际汉语教育及相关跨文化交流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开设课程此专业的培养极具特色,凸显双语双文化的特点。一共开设了 20 门必修课程,像“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等。还有 5 门通识课程,例如“当代国际关系、中国文化概论”。另外有 26 门专业选修课,形成了完善的课程架构,并设有多个实习实践基地。

师资队伍国际交流学院的师资力量不容小觑。这里有一支热爱教育、学术精湛、教学出色且结构合理的团队。有专职教师 21 人,其中包括 3 位教授、8 位副教授。8 人拥有博士学位,还有 15 位兼职教师。多数专业教师有过国外执教经验。

学生成绩近些年来,学院的成绩斐然。本科学生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通过率达到了 100%,六级考试通过率超出 90%。硕士研究生的考取率接近 40%,毕业生就业率更是超过 90%。每年约 10 名本科生与硕士生被国家汉办派往国外做汉语教师志愿者 。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成人高考学习方式:脱产与非脱产如何抉择?
下一篇:唐山市退役军人提升学历有何益处?

热门推荐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怎么样?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把中国介绍给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为学科使命,自2005年创办以来,始终聚焦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该专业在2022年获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构建了"一二三·中文+"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课程体系、实践平台与师资力量的深度融合,形成"语言+文化+教育"三位一体的培养路径。其特色在于将理论教学与海外实习、跨文化实践相结合,助力学生成为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长春财经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怎么样?

长春财经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立足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以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通过融合语言学、文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构建了“汉语教育”“汉语+外语”“汉语+旅游”的特色培养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学生语言教学能力与文化传播能力的双重提升。在课程设置上,涵盖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核心课程,同时融入英语、跨文化商务沟通等拓展性内容,形成复合型知识
 长春财经学院 评论  4周前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专业怎么样?

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原对外汉语专业)作为全国首批设立的四所高校本科专业,自1985年创办以来已形成"双语双文化+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担任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负责人联席会主席单位。依托上外多语种优势,构建了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架构,课程设置覆盖现代汉语、跨文化交际等核心领域,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40%进入
 上海外国语大学 评论  4周前

鲁东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怎么样?

鲁东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作为山东省一流专业,依托国际教育学院三十余年的办学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该专业源自1989年成立的留学生部,2013年正式定名国际教育学院,现拥有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等多层次办学体系,并设有山东省汉语国际推广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在“中外融通,和而不同”理念指导下,其培养模式既注重本土文化根基,又强调跨文化实践能力,成为国内该领域的代表性项目之一。 学科架
 鲁东大学 评论  4周前

浙江师范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师范)专业怎么样?

浙江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师范)专业深度解析 浙江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师范)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2002年设立以来,已成为全国师范类汉语国际教育的标杆。该专业依托中国语言文学学科B+评级(教育部第四轮评估)和全国首个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语言教育+文化传播+国际视野”三位一体的培养框架。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近100%,深造率超30%,部分学生进入北京大学、伦敦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评论  4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