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立足财经商贸领域,深度融合交通行业特色,形成了“专业基础+技术应用+行业场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前身为1994年设立的会计专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省级“双高计划”优势专业群核心专业,拥有校企共建的智能财务共享中心和财务大数据中心,并与顺丰速运、京东物流等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依托交通运输行业的独特背景,其课程体系中创新开设《公路施工企业会计》等特色课程,构建起从基础核算到智能分析的完整知识链。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采用“双证融通”模式,将初级会计师资格证书和智能财税1+X证书标准融入教学。核心课程包括:
-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双轨并行,强化传统会计实务能力
- 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引入Python编程与数据可视化工具
- 行业特色模块设置《公路会计》《运输企业成本核算》等课程
- 实践类课程占比达40%,包含会计电算化系统实训、财务风险控制模拟等模块
实践教学体系突出“虚实结合”特色,构建三级实训平台:
- 基础技能层:财税一体化实训室配备用友U8、金蝶K3等主流财务软件
- 专业应用层:智能财务共享中心模拟企业真实业务流程
- 创新拓展层:通过阿里巴巴客户体验基地开展真实项目运营学生年均参与省级以上技能竞赛达5项,近三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省级奖项13项
该专业构建“双主体三协同”的产教融合机制:
- 校企双元育人:与正保集团共建产业学院,实施“校内导师+企业师傅”双导师制
- 实训基地共建:在京东物流华东分拨中心设立现场教学点,开展智能仓储成本核算实践
- 教学标准共研:联合新道科技开发《财务机器人应用》等6门活页式教材
- 就业定向输送:与顺丰速运签订“财务管培生”订单班,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
在师资建设方面,形成“双师三能”教学团队:
- 双师型教师占比100%,其中全国会计领军人才1名
- 实施“企业经历再培养”工程,教师年均参与企业实践超60天
- 引入智能财税、财务数字化等领域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 建立“名师工作室”开展财务大数据分析技术研发
就业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年均就业率98.5%,主要流向呈现三大特征:
- 35%进入交通运输行业企业从事智能财务分析
- 28%服务于会计师事务所承担审计数字化转型
- 20%入职电商物流企业进行供应链金融管理典型就业单位包括江西省高速公路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南昌分所等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