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西省赣州市唯一开设法学本科专业的医学院校,赣南医科大学依托医学教育优势,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医法融合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10年设立以来,已形成"法学核心课程+医学特色课程"的课程架构,配备可容纳150人的全真模拟法庭,并与当地司法机关共建20余个实践基地。这种双师型师资队伍(执业律师占比72.7%、执业医师占比18%)与医学资源深度整合的模式,为培养兼具医学素养和法律实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课程设置方面,专业严格执行教育部要求的11门法学核心课程,包括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等基础学科,同时创新开设临床医学概论、卫生法等特色课程,形成"医学基础知识+法律专业能力"的双轨培养路径。选修模块覆盖网络法、法医学、劳动法等前沿领域,通过模拟法庭、法律实务等实践课程强化应用能力。这种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掌握法律逻辑思维的同时,能准确理解医疗纠纷、医患关系等专业场景的法律需求。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凸显专业特色,学校与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北京中银(赣州)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实施"理论学习-案例研讨-基地实训"三级培养机制。创新设立的卫生法学研究中心和法律援助中心,每年组织学生参与真实案件处理,近三年毕业生法律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30%,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025年与江西智桥律师事务所共建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更将"支部共建""所校共研"等新模式纳入人才培养。
该专业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除进入公检法系统外,约40%选择医疗卫生机构从事法务管理、医疗纠纷调解等工作。第三方机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解决问题能力满意度达100%,部分优秀学生考入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名校深造。随着学校积极申报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点,未来将在卫生法学领域形成更完整的人才培养链。
这种医学+法学的跨界培养模式,既响应了健康中国战略对复合型法治人才的需求,又破解了传统法学教育同质化困境。通过将医学场景植入法律教学,使抽象法条具象化为可操作的实务技能,为医疗法治化进程提供了特色化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