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的定翼机驾驶技术专业立足民航发展需求,通过专业化课程体系与实训平台,构建起覆盖飞行理论、驾驶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复合型培养模式。该专业以中国民用航空局CCAR-141部资质为支撑,依托四大飞行基地与百余架训练飞机,形成"理论+实践"双轨并进的教学特色。作为专科层次航空运输类专业,其培养方案紧密对接行业标准,注重飞行原理、航空法规等核心能力塑造,为通用航空领域输送具备执照资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构建了层次分明的知识体系。专业基础课程包含飞行中人的因素、空中交通管理等模块,重点培养飞行安全意识与基础理论。专业核心课程围绕定翼机飞行原理、航空气象、航空动力装置展开,强化飞机操纵与应急处置能力。特别设置的执照培训课程涵盖私用驾驶员执照(PPL)、商用驾驶员执照(CPL)及仪表等级(IR)认证体系,学生需完成本场筛选、转场单飞等实训环节。这种课程结构既包含飞行原理、飞机系统等理论课程,又融入陆空通话英语、驾驶舱资源管理等实操型内容。
招生选拔标准严格遵循民航91部I类体检标准。身体条件要求男性身高170-185cm、女性162-172cm,裸眼视力不低于0.7(C字表),且不得进行过近视矫正手术。体重指数采用(身高-110)±10%计算公式控制,同时对心血管疾病、精神病史等实施严格筛查。这种选拔机制确保学员具备飞行员基础生理素质,配合英语、数学等文化课要求,形成专业技能与身心素质的双重保障。
实训体系呈现三大特色:首先配置B737-300实体飞机与多型号模拟机,构建真实飞行环境;其次在绵阳、张掖等地建立飞行训练基地,配备PA-44双发教练机、PA-28单发教练机等设备;最后引入泛美通航集团等行业企业,开展定向培养与执照考试联动机制。学员需完成至少200小时飞行训练,通过仪表飞行程序、复杂气象处置等科目考核,这种"基地轮训+企业协同"模式大幅提升职业适应能力。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主要服务于通用航空领域,从事农林作业、医疗救援等专业飞行,也可通过CCAR-135部认证进入客货运输领域。数据显示,近年毕业生在泛美通航留任率达35%,部分优秀学员短期内即获得商用执照执教资格。职业发展通道包含飞行员、飞行教员、航务管理等岗位,薪资水平普遍高于行业均值,尤其在应急救援、商务包机等新兴领域呈现强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