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响应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设立的新工科专业,以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省级科研平台和实验教学资源,结合机械、自动化、智能化等多领域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对接,强化学生在智能工厂系统集成、高端装备维护等领域的创新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定位与课程特色
专业以“新工科”培养理念为根基,构建了覆盖机械设计基础、控制工程基础、工业机器人技术等核心课程的教学框架。课程设置强调学科交叉,例如:
- 《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制造信息系统》培养学生智能化系统开发能力
-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结合《传感器原理》强化工业物联网实践技能
- 《智能工厂系统集成技术》整合机械制造与信息管理知识,提升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此外,专业还开设Python、Java等编程课程,为智能制造软件开发奠定基础。
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专业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的立体培养模式。实践环节包括:
- 智能制造装备实验室与智能工厂模拟系统提供真实场景训练
- 与杰普特光电、宁波中大力德等30余家企业共建实习基地,覆盖长三角、珠三角智能制造产业带
-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全覆盖,通过智能车设计、金相技能竞赛等活动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可参与本科生全程导师制项目,优秀者还能进入国际班赴海外院校交流学习。
师资力量与科研支撑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8人、博士11人,省级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形成了一支以博士为主导、产学研结合的教师团队。科研平台包括:
- 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支撑智能装备研发
- 超轻弹性体材料绿色制造实验室推动新材料应用研究
- 校级产学研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教师团队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为学生参与前沿研究提供机会。
就业前景与发展路径
毕业生可从事智能产品设计、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智造系统运维等工作,就业领域涵盖制造企业、科研院所及政府机构。专业还提供多元化发展通道:
- 考研支持:学业优秀者可报考本校或双一流高校硕士研究生,部分学生可获免试推荐资格
- 国际视野拓展:通过国际班项目对接海外院校,培养全球化工程人才。近三年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在京津冀地区智能制造企业的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薪资水平高于传统工科专业均值。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