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黑龙江省重点支持的高职院校专业之一,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立足产业需求,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三年学制、6000元/年的学费标准,面向全国招收专科层次学生,其课程设置涵盖智能机器人编程、机器学习算法、数据可视化等前沿领域,同时依托校企合作强化实践能力培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渗透,该专业逐渐成为高职教育中关注度较高的新兴方向。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采用“基础+核心+拓展”的模块化设计。核心课程包括:
- Python程序设计与TensorFlow框架应用
- 计算机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及智能制造系统运维教学过程中强调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式教学将理论知识与行业场景结合。例如,与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工业机器人装配调试、智能产线故障诊断等真实工作场景的实践机会。
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了循序渐进的培养路径:
- 第一学年侧重电工电子技术与传感器原理等基础实验
- 第二学年通过PLC控制技术实训掌握工业自动化系统搭建
- 第三学年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参与智能设备维护或算法优化项目这种“阶梯式”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毕业时能熟练操作ROS机器人操作系统,具备智能系统部署和运维管理的实战能力。
招生录取方面,专业采用物理类与历史类双轨制,2023年辽宁专科批要求首选物理且再选科目不限,河北地区则分设物理类与历史类各10个招生名额。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录取政策延续了“重基础、宽口径”的选拔导向,建议考生在备考时强化数学建模与逻辑推理能力,同时关注学校官网发布的招生计划动态。
就业支持体系凸显三大优势:校企共建的“开物工坊”提供智能制造领域专项技能培训;就业桥平台集成AI面试模拟、职位智能匹配等功能;与汇博机器人等企业签订的订单培养协议确保毕业生可进入人工智能工程师、智能设备运维等岗位。数据显示,近年该专业毕业生在智能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部分优秀学生通过专升本通道进入本科院校深造。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