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大学数字经济学院成立于2021年,是华南地区首个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全链条人才培养基地,依托应用经济学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理论经济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形成了本硕博贯通的培养体系。学院以商技融合为核心理念,通过跨学科协同和产教融合,培养具备数据驱动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产业输送复合型专业人才。以下从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实践培养、就业方向及考研路径五个维度展开分析。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构建了以数字经济为主体、多学科协同的学科群。依托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化实验室”和广东省智能商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数字金融、数字贸易、人工智能算法等特色研究方向。学院拥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5个一级硕士点,包括电子信息和应用统计学专业硕士学位点,学科布局覆盖数据要素市场、数字治理、智能算法等前沿领域。
课程体系以“商技融合”为主线,分三个层次展开:
- 基础理论: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经济学核心课程,夯实学生经济思维;
- 数字技术:设置《程序设计》《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区块链原理及应用》等技术类课程,强化数据科学应用能力;
- 交叉融合:通过《数字金融》《数据要素理论与实践》等特色课程,构建数据价值挖掘与商业模式创新能力。
实践培养体系通过“沁湖菁英计划”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学院与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共建“数字金融班”,采用校企双导师制,在奖学金管理系统、赛事申报平台等数字化项目开发中完成真实场景训练。学生可参与大数据应用创新大赛和粤港澳高校数字经济专业联盟的学术活动,依托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在10余个创新实践基地开展数据治理、智能算法等实训。
毕业生主要流向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及政府机构,就业方向包括数据分析师、数字资产评估师等新兴岗位。近三年数据显示,本科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部分学生进入腾讯、华为等头部企业从事数据要素市场运营和数字产业分析。硕士生可选择继续攻读数字经济学术型博士或进入科研机构从事数字治理政策研究。
考研路径方面,数字经济专硕(025800)初试科目包括396经济类综合能力和数字经济学综合,参考书目聚焦《数字经济学》与《数据经济学》。复试重点考察数据分级授权机制和平台经济反垄断等前沿议题。学院每年统招20人,学费3.6万元/2年,培养方向涵盖数据要素市场和数字货币,毕业生可优先进入南海农商行等合作单位参与博士后联合培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