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立足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丰富的实践机会,致力于满足社会对专业社工的需求。该专业依托管理学院资源,以法学学士学位为支撑,构建了覆盖社会学、心理学、公共管理学的跨学科知识体系。近年来,专业建设成果显著,入选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行列,并在全国排名中位列前茅,展现出较强的办学实力和社会认可度。
在课程体系上,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与实务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综合训练等特色课程,学生能够系统掌握个案、团体和社区工作的操作流程。同时,课程融入社会调查方法和社会工作伦理,强调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在复杂社会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是该专业的突出特色。学生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公益项目及校企合作项目积累实战经验。例如,2024年与四平市竑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的“关爱一老一小”活动中,学生深入社区走访困境家庭,开展心理疏导与物资援助,将课堂所学应用于真实场景。此外,专业还与物业公司合作设置物业管理实践课程,通过参与小区日常管理、消防安全检查等实务,拓宽职业适应能力。
在就业竞争力方面,毕业生主要进入民政部门、社会服务机构、街道社区等领域,就业范围覆盖公益机构、司法、教育等行业。学院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上海浦真物业、四平九洲物业等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岗位推荐和职业指导。数据显示,85%的学生在毕业前考取从业资格证书,专业对口率与雇主满意度均处于较高水平。
校园支持体系同样为专业发展提供保障。管理学院设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现代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研究基地,配备先进设施支持教学创新。学生可申请专业奖学金(最高800元/年),并通过参与“擦亮生活窗口”主题班会等素质拓展活动提升综合能力。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形成联动,例如张静老师通过定期交流引导学生规划职业路径,构建了“学业+实践+心理”的全方位支持网络。
未来,该专业计划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拓展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社会组织合作,推动学生参与跨区域公益项目。同时,学院将优化红色物业等特色实践模式,探索社工服务与基层治理的创新结合点,为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社会情怀的高素质人才持续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