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自2016年设立以来,已成为吉林省内特色鲜明的重点专业。该专业依托颠覆性改革试点优势,构建了由省内教育专家领衔的"双师型"教学团队,配备航测、植保、航拍、飞行表演四大方向培养体系。通过与广州南方测绘、吉林驭天科技等企业深度合作,建立订单培养模式,实现"毕业即就业"的精准对接。其四化教学(案例化、项目化、工程化、标准化)与"学研训赛"融合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省级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面向通用航空生产服务领域,培养掌握无人机装配调试、飞行操控、行业应用三大核心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强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求学生具备无人机模拟飞行、故障诊断、航测数据处理等实操能力。通过1+X证书制度,学生可考取无人机驾驶员执照、中级电工证等职业资格,形成"学历+技能"双认证体系。
二、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课程设置分为三大模块:
-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机械制图、电子电工基础、传感器技术,夯实学生机电一体化知识基础
- 专业技能课程:重点开设无人机构造与原理、飞行控制技术、摄影测量学,覆盖无人机全生命周期技术链条
- 行业应用课程:设置植保技术、测绘技术、航拍实训等特色模块,对接农业、测绘、影视等行业需求
通过无人机创新综合实训室的200余台套设备,学生可完成飞行表演编队、RTK精准测绘、多光谱植保作业等23项实训项目,实现从仿真训练到真机操作的渐进式培养。
三、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
专业构建了"三位一体"实践体系:
- 校内实训:包含飞行控制实验室、航测数据处理中心等六大功能区域,配备大疆精灵4Pro、南方SU-6测绘机等行业主流设备
- 企业实习:与极飞科技、汉和航空等企业共建校外基地,开展无人机植保作业、电力巡线等真实项目
- 创新创业:依托琪驭精工科技创新工作站,孵化学生创业团队,近三年培育出御锋农业植保、引风者科技等创业实体
四、就业前景与行业趋势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国土测绘、智慧农业、应急救援三大领域,从事飞手、技术支持工程师、影像处理师等岗位。据行业数据显示,2026年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413亿美元,催生大量低空经济岗位需求。该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超80%,入职南方测绘、龙航无人机等企业起薪可达6000-8000元,部分创业学生年营收突破百万。随着吉林省低空经济产业学院的成立,专业将进一步对接航空物流、城市巡查等新兴领域,完善人才培养生态链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