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专科层次的重点培养项目,紧扣社会对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的迫切需求,通过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具备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掌握能力、营养喂养与卫生保健等核心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以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共建为特色,为学生搭建了从课堂到职场的贯通式成长路径,为托育行业输送了一批批兼具专业素养与实操能力的优质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婴幼儿照护的回应性照料、游戏活动实施与改进等核心能力,还需具备托育机构管理、家园共育等综合素养。例如,学生需通过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课程提升对婴幼儿发展的敏感度,同时在伤害预防与处理、疾病识别与预防等课程中强化健康管理技能。这种培养模式旨在使学生成为既能胜任生活照料、安全保障等基础工作,又能参与机构运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体系的设计体现了专业性与实践性的结合:
- 基础理论课程:涵盖婴幼儿心理学、营养与喂养、卫生与保健等学科,构建学生系统的知识框架;
- 核心技能课程:包括婴幼儿回应性照料、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强调通过模拟实训掌握实操技巧;
- 管理拓展课程:如托育机构环境创设、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职业能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课程内容与1+X证书考核(如母婴护理师、育婴师)紧密对接,实现岗证融通,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该专业的教学特色集中体现在两方面:
-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与托育机构、早教中心共建实习基地,学生可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完成岗位实习,累计实践经验;
- 双师型师资队伍:由行业专家与校内教师共同授课,例如具有临床经验的卫生保健教师与擅长早期教育的艺术类教师协同教学,确保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此外,蒙台梭利教学法、感统训练等特色课程的引入,进一步强化了专业教学的先进性与创新性。
从职业发展来看,毕业生可面向保育师、婴幼儿发展引导员、健康照护师等岗位,就业领域覆盖托育园、早教机构、儿童健康管理公司等。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托育服务的政策扶持,该专业毕业生在托幼一体化幼儿园、社区托育中心等新兴领域具有广阔发展空间。数据显示,合作企业提供的实习就业岗位已覆盖山东省16地市,并拓展至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