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自2010年设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山东省优质校重点建设专业和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该专业紧密对接装备制造、冶金化工等产业需求,构建了以PLC编程、工业机器人集成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有覆盖电工实训室到智能楼宇自动化实训室的15个校内实训基地,并与特变电工、泰开电气等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通过"双证书"制度和"1+X"证书试点,毕业生在省级技能大赛中斩获13项奖项,就业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
在师资力量方面,该专业形成由2名教授、11名副教授领衔的梯队式教学团队,双师型教师比例达100%。团队近五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5篇,主编教材9本,承担省级科研课题1项、市级项目2项,获国家专利13项。特别在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领域,教师团队开发出3台校企合作设备,将企业真实案例转化为教学项目,实现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
课程体系设计体现"岗课赛证"融通特色:
- 专业基础模块:电工电子技术与机械制图奠定技术根基
- 核心能力模块:PLC应用技术与工业机器人编程培养控制系统设计能力
- 拓展提升模块:智能楼宇自动化与工厂供配电技术对接新兴领域两门省级精品课程《自动检测技术》《液压气动技术及应用》贯穿教学全过程,5门院级精品课程支撑分层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采用"三级递进"模式:
- 基础技能层:在电工实训室完成电气设备认知与基础操作
- 综合应用层:通过自动化生产线调试掌握系统集成能力
- 创新实践层:依托西门子PLC实训室开展技术改造项目校外实训基地覆盖电力设备制造、工业自动化集成等领域,学生在泰安泰开电气等企业完成6个月顶岗实习,实现从"仿真训练"到"真岗实做"的跨越。
学生发展路径呈现多元化特征。除进入海尔、山钢等大型企业从事自动化系统运维,部分毕业生通过"3+2"专本贯通班实现学历提升。在职业资格认证方面,可获取中高级电工证、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证书等6类资质。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在过程控制、智能传感等方向的教学成果,正推动毕业生向智慧工厂、物联网等新兴领域渗透。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