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批开设燃气类专业的院校之一,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的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凭借其深厚的行业积淀与创新培养模式,成为全国燃气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该专业立足燃气输配系统运行管理和氢能利用等前沿方向,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毕业生常年保持高就业率。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围绕燃气全产业链设置核心课程模块。《燃气输配工程施工》与《智慧燃气系统运行与维护》等课程紧扣行业智能化转型需求,而《地下管线的非开挖施工》等特色课程则聚焦城市管网建设难点。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课程体系中嵌入了AutoCAD绘图实训和燃气工程监理实训等12项实践环节,确保学生掌握从设计图纸识读到施工现场管理的全流程技能。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三个显著特征:
- 校企共建的液化气站运行管理实训基地模拟真实工作场景
- 毕业顶岗实习周期长达6个月,覆盖燃气工程全生命周期
- 创新引入BIM技术进行燃气管网三维建模训练
这种"理论-仿真-实战"的阶梯式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考取燃气管道安装工和施工员等7类职业资格证书。
就业前景方面,专业与山东省燃气热力协会深度合作,构建起覆盖华东地区的就业网络。数据显示,毕业生在城市燃气经营企业和LNG接收站等领域的就业率达98%,其中智能管网管理员等新兴岗位占比提升至35%。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推进,专业新增的氢能储运技术模块,更使毕业生在新能源领域获得先发优势。
专业建设成果体现在三个维度:
- 教学标准引领:主持制定全国燃气专业教学标准,实训设备投入超3000万元
- 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山东省教师教育教学创新团队,企业技术专家授课占比40%
- 社会服务突出:作为全国燃气行业人才培训基地,年均开展行业培训2000人次
这些优势使该专业蝉联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核心专业,并斩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面对行业人才缺口持续扩大的现状,该专业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精准对接。学生在校期间即参与燃气主干课程设计,通过真实项目锤炼工程思维。这种"课堂即工地"的培养理念,使毕业生入职后能快速胜任燃气输配系统调度和加气站安全管理等关键技术岗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