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民航局直属院校,其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紧密围绕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需求,通过特色化的课程体系、产教融合的实践平台以及行业资质认证,构建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该专业依托民航维修学院及通用航空与无人机学院的资源优势,以“校企协同育人”为突破口,形成了覆盖无人机设计、操控、维护及行业应用的全链条培养体系。
在课程设置方面,专业构建了“理论+实践”双轨并行的课程结构。核心课程包括无人机结构与系统、无人机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导航定位技术等基础理论模块,同时融入倾斜摄影与三维建模、无人机航拍技术等应用型课程。实践教学环节通过钳工实训、无人机模拟驾驶、复合材料修理等实训项目,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引入“1+X”证书制度,将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实现“课证融通”。
产教融合机制是该专业的突出特色。学院与上海高而远智航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发真实项目案例,例如城市低空物流路径规划、医疗资源定点转移等,并将其转化为实践教学场景。校企联合建设了无人机模拟驾驶实训室、行业综合应用实训室等设施,配备多旋翼、垂直起降直升机等实训机型。此外,通过产学研基地承接企业技术攻关课题,学生在参与无人机驾驶员培训认证、飞行标准制定等横向项目中积累实战经验。
在资质认证与就业竞争力方面,学院拥有民航局颁发的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合格证,可开展多旋翼无人机执照培训。毕业生可获得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及AOPA认证,就业方向覆盖国土测绘、农业植保、影视航拍等十大领域。数据显示,该专业对口就业率连续三年超过85%,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上海高博航空集团、华东无人机基地等头部企业,从事飞手培训、航测数据处理等高技术岗位。
面向低空经济新业态,专业正加速教学模式革新。例如引入现代学徒制,由企业导师参与培养方案制定;开发无人机职业技能鉴定站点,拓展城际物流、应急救援等新兴应用场景教学模块。学院还与低空经济专委会共建产业联盟,通过“政—行—企—校”协同机制,动态调整人才培养规格,确保专业建设与《低空经济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导向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