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设计(品牌形象设计方向)立足文化创意产业需求,依托学校在传媒领域的资源优势,构建了“岗课赛证”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品牌视觉传达为核心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课程思政+原创资源+虚拟情境”三维教学模式,将非遗技艺传承与数字化设计技术结合,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作为视觉艺术学院的重点专业,其课程体系覆盖从品牌策划到终端落地的全流程设计,毕业生可胜任品牌形象设计师、包装设计师等岗位,在文化传媒、广告策划等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
专业定位与行业衔接
该专业聚焦品牌视觉系统开发,强调市场导向与创意实践的融合。课程设置紧密对接广告公司、传媒机构、文创企业的岗位需求,通过引入1+X首饰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将行业认证融入教学评价体系。例如,在品牌策划课程中,学生需完成VI系统设计、品牌IP开发等实战项目,模拟真实商业场景。这种“以岗定课”的模式,使学生能在校期间掌握品牌定位分析、视觉符号提炼、动态标识设计等核心技能。
课程体系与教学创新
专业课程采用模块化分层设计,分为三大能力培养阶段:
- 基础能力层:包含设计构成、图形创意、手绘表现技法等课程,夯实审美与造型基础;
- 核心技能层:重点开设品牌形象设计、包装设计、广告创意与策划,引入虚拟仿真技术辅助三维品牌空间构建;
- 综合实践层: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平台,完成从设计提案到成品落地的全流程训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物配饰设计》等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被整合到品牌延伸设计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跨领域创新能力。
实践平台与资源优势
学院建有湖南省职业院校重点实习实训基地,配备品牌设计工作室、数字媒体实验室等实践场所。学生可参与湖南广播电视台节目包装、本土老字号品牌升级等真实项目,例如为餐饮品牌设计IP形象与周边文创产品。此外,专业推行“赛事驱动”机制,近三年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省级一等奖2项,优秀作品直接应用于商业合作案例。这种“以赛代练”的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市场适应力。
师资力量与教学成果
专业带头人肖慧教授作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带领教学团队获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29%,多数教师具有广告公司总监、品牌策划顾问等行业背景。教学团队开发的原创微课视频库覆盖73个技能点,例如《品牌VI手册制作规范》等实操课程,通过语音互动课堂实现个性化辅导。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3%以上,部分学生进入湖南广电、橙子娱乐等知名企业担任视觉设计师。
就业方向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大领域:
- 品牌策划机构:从事品牌视觉系统设计、营销物料开发;
- 文化传媒企业:负责IP形象设计、新媒体视觉内容制作;
- 自主创业:依托直播电商、文创产品定制等新兴业态开展品牌孵化。值得关注的是,专业将元宇宙虚拟品牌空间设计纳入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应对AI生成设计、动态交互标识等前沿趋势的能力,为职业发展注入持续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