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自2020年开办以来,已成为该校重点发展的新兴专业。作为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该专业聚焦老龄化社会需求,构建了涵盖医学、护理、管理等多领域的复合型课程体系,现有在校生116人,配备专任教师23人(含5名行业兼职教师),其中副高以上职称3人、硕士研究生10人。通过校内外9个专项实训室和产教融合培养模式,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兼具健康照护与机构管理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就业范围覆盖医疗机构、康养机构及社区服务等领域。
专业定位与培养体系
该专业以“医养结合”为导向,强调“懂专业、会管理、善服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分为三个层次:
- 专业基础课:包括人体解剖生理学、疾病学基础、老年人营养与膳食指导等7门课程,夯实医学与健康管理基础;
- 专业核心课:涵盖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养老机构运营管理、老年康复适宜技术等7门实践型课程,强化岗位技能;
- 拓展课程:如互联网+智慧养老、中医药膳学,拓展学生在新兴领域的能力。同时,专业对接1+X证书制度,将失智老年人照护、老年照护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入教学,提升就业竞争力。
实践教学与资源支撑
实践能力培养是该专业的核心特色。校内建有医学形态解剖实训室、老年人康复保健实训室等9个专项实训室,配备心肺触诊仿真模型、认知训练系统等先进设备,满足从基础护理到机构管理的全流程实训需求。校外与国内大型连锁养老机构合作,在山东、北京等地建立实习基地,安排40周跟岗实习,重点训练老年人能力评估、康乐活动策划等岗位技能。此外,学校投入700万元建设开放共享的养老实训基地,未来将新增中医养生保健、居家养老照护等实训模块,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条件。
就业前景与社会需求
随着“十四五”期间国家老龄化问题的重视,该专业毕业生在医养机构、健康管理企业等领域需求旺盛。就业方向包括:
- 技术岗位:如老年康体指导员、健康评估员、康复训练员;
- 管理岗位:养老机构院长助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管;
- 新兴领域:适老化产品开发、智慧养老服务。据统计,2023年毕业生在北京、杭州等城市的就业率超过90%,部分学生进入三甲医院老年科或省级养老示范机构,职业发展空间广阔。专业还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模块,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健康宣教、慢性病管理项目,培养社会服务意识。
师资建设与创新优势
专业师资团队兼具学术与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占比83.3%,其中1名教师为在读博士,5名教师具有大型养老机构管理背景。教学创新体现在:
- 模块化教学:将老年心理沟通、活动策划等课程分解为情境化任务,例如模拟失能老人照护流程;
- 信息化融合:依托超星平台建设线上资源库,开发虚拟仿真案例库,支持学生自主学习。辅导员团队中,王伟等教师连续三年获评“优秀辅导员”,通过职业规划指导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提升岗位适应能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