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师范学院的财务管理专业自2012年开设以来,以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依托工商管理类学科背景,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注重学生“会做账、会分析、会管理”的“三会”能力培养。随着智能财务、大数据技术的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持续优化,通过校企合作、学科竞赛等方式强化学生实战能力,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领域展现出较强竞争力。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核心理论,并具备财务分析、投资决策、内部控制等实务技能。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熟悉财务、会计、审计、税收等政策法规,并通过实践环节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智能财务共享、业财一体化实验等课程引入数字化工具,帮助学生适应财务智能化转型趋势。
课程体系与核心模块
专业课程设置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模块:
- 主干理论课程包含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学、高级财务管理学、财务报表分析、纳税筹划等,覆盖财务管理全流程知识体系。
- 特色课程如智能财务前沿专题、Python网络爬虫与会计大数据挖掘,体现专业对数字化转型的响应。
- 实践环节采用“四层次”体系:
- 校内实验:通过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实验模拟真实场景;
- 岗位仿真:依托财务共享中心实训提升岗位适应力;
- 校外实习:与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合作开展认知实习、毕业实习;
- 创新竞赛:鼓励参与财务案例分析大赛、创新创业项目。
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经济与管理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34人,博士占比26.7%,并聘请28名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专业拥有省级一流专业认证,建有智能财务实验室、税务代理实务实训平台等实践基地,同时与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合作开设证书课程,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近五年,教师团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等科研项目187项,推动教学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
升学就业与录取情况
该专业毕业生主要流向工商企业、金融证券、会计师事务所,就业方向涵盖财务会计、投融资管理、内部审计等岗位。数据显示,2021年安徽理科录取最低分为487分(位次90882),2023年预估500分以上考生录取概率较高。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学院提供辅修学士学位机会,可跨学科修读人工智能、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拓展职业发展路径。
特色培养与竞争优势
专业通过“赛—学•教•改”互动模式,将学科竞赛融入教学,例如全国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ERP沙盘模拟赛等,近三年获省级以上奖项11项。此外,智能财务方向班的开设,结合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技术课程,培养学生在财务风险控制、智能决策领域的差异化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