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工商学院作为山西省首批应用型高校建设单位,其表演专业以培养"懂专业、会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学校"大商科"和通才教育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深度融合,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弘扬民族文化为根基的育人体系。从课程设置到实践平台,从师资力量到校企合作,该专业通过多维路径构建起立体化的人才培养网络。
在专业课程体系方面,表演专业围绕"真、信、活、精、深、美"的文化基因设计教学模块。核心课程包含:
- 表演基础训练:通过戏剧影视表演、台词训练、声乐技巧等课程夯实基本功
- 剧目排演实践:设置多幕剧排演、儿童剧创作等实战课程
- 跨学科融合课:引入影视镜头表演、语言发声与歌唱等复合型课程
- 文化素养课程:涵盖中国戏曲史、戏剧概论等理论课程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其省级一流课程《台词基础》,该课程创新采用"分组导生制"教学模式,以"气、字、声、情、义、趣"六维度训练体系为核心,结合AI智能纠音技术,形成沉浸式+混合式教学特色。学生通过经典诵读项目提升艺术表现力,在《表演片段训练》《多幕剧排演》等课程中实现从基础训练到完整角色塑造的能力跃升。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三级进阶"培养路径:
- 校内实训:依托传媒实验教学中心等省级示范平台开展戏剧小品创作
- 行业实践:与82家实习基地合作,参与影视剧拍摄、文旅演艺项目
- 毕业展演:通过《毕业剧目公演》实现教学成果转化校友赵明喆分享会数据显示,毕业生在影视表演、直播电商、儿童戏剧教育等领域的就业率持续领先,这得益于学校推行的"学思践悟"育人模式,该模式将三晋文化融入教学,强化学生的即兴表演、剧本分析、团队协作等复合能力。
在人才培养策略上,专业突出"文+N"知识衍新理念:
- 构建表演创作"金字塔能力模型",底层是传统戏剧功底,中层是影视表演技能,顶层是新媒体运营能力
- 实施"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计划,自有专任教师中35%具有行业一线经验
- 推行"创新创业教育",设立百万创业基金支持学生戏剧工作室运营
录取选拔方面,该专业执行文化课与专业成绩5:5的综合分录取规则,特别注重考生的艺术理解力和表现力。2024年招生章程显示,报考需通过省级统考表(导)演类测试,其中声乐技巧、形体展示、即兴表演构成核心考核维度。值得关注的是,其"表演+短视频创作"特色方向,顺应了数字时代对艺术人才的新要求。
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战略,该专业与省内文旅集团、影视基地建立定向培养通道,近三年毕业生参与《又见平遥》等实景演艺项目达127人次。这种将课堂延伸至产业一线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真实艺术场景中完成从学习者到从业者的角色转换,真正践行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