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海事大学重点建设的工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凭借其鲜明的行业特色和扎实的学科基础,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并于2019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该专业以港口物流装备为核心培养方向,通过产教融合与国际化办学模式,为机械工程领域输送了大量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在课程体系方面,该专业构建了“基础+方向+实践”的三维培养框架。机械工程材料、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机械控制工程基础等核心课程奠定学科基础,而港口物流装备设计、先进制造技术、通用工程机械设备等方向课程则强化行业应用能力。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学生从第二学年开始分设港口机械(卓越工程)、工程机械、先进制造三个方向,通过差异化的选修课程模块实现个性化发展。例如,港口机械方向侧重大型起重机等物流装备的管用养修技术,先进制造方向则引入智能制造2025相关的前沿教学内容。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60余个校企共建的实习基地(含1个国家级基地),学生可参与以下环节:
- 工程素养训练:通过SolidWorks、C语言等软件操作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赛事提升工程应用能力
- 校企联合培养:与振华重工等对口企业合作开展设备规划选型、安装调试等实岗训练
- 科研项目孵化: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年均立项超50项,涉及智能控制系统、物流自动化系统等领域这种“理论+工程实践”的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具备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在2022年工信部首批产教融合专业评选中获得高度认可。
就业前景方面,专业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主要就业方向包括:
- 港口航运企业:从事大型物流装备运维管理、技术研发(占就业人数40%)
- 装备制造企业:承担机械产品设计开发、数控技术应用等工作(占35%)
- 科研院所:参与港机测试技术、本质安全监控等课题研究(占15%)其中,振华重工、上海国际港务集团等龙头企业每年定向招聘,卓越工程师班毕业生起薪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20%-30%。
国际化办学是该专业区别于同类院校的重要特征。除常规培养路径外,学生可选择:
- 2+2中美合作项目:后两年赴美国大学完成机械工程专业学习
- 中荷机电工程学院:与荷兰泽兰德大学共建课程体系,开设双语教学模块这些项目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和国际工程标准认知,更使约15%的毕业生获得跨国企业就业机会。2022年专业评估显示,参与国际联合培养的学生平均薪资较普通班高42%。
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配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具有企业经历教师占比68%),该专业形成了独特的育人生态。其以港口机械为支点,辐射智能制造、物流自动化等新兴领域的课程迭代机制,确保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变革的同步发展。对于有志于投身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学子而言,这既是掌握核心技术的优质平台,也是通向行业领军岗位的重要起点。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