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视觉传达设计(师范)专业以“学术性、技术性、师范性”为核心培养特色,旨在为职业院校输送具备设计能力与教学素养的双重人才。该专业通过融合艺术理论与技术实践,构建了覆盖品牌策划、视觉表达、教育实践等多维度的课程体系,形成了“职教师资+应用型人才”的双轨培养路径,成为广东省艺术设计领域的特色专业之一。
培养目标:职教师资与应用型人才的双重定位
该专业主要面向职业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视觉传达设计课程师资,同时为视觉设计、品牌运营等领域输送专门人才。其培养目标强调“三性融合”——通过学术性夯实设计理论基础,通过技术性强化软件操作与项目实践能力,通过师范性提升教学技能与教育管理素养。学生毕业后既能胜任课堂教学与教研工作,也能在品牌策划、广告设计等企业岗位中发挥创新能力。
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渗透
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基础理论、设计技能、教育实践三大模块:
-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设计艺术概论、中西方美术史、构成原理等,奠定艺术审美与文化认知基础。
- 核心设计课程:涵盖商业摄影、品牌包装设计、广告创意表现等,强化设计软件操作与项目执行能力。
- 教育实践课程:通过教育实习、教学法培训、课件制作等环节,衔接职教师资岗位需求。
特色课程如“非遗大师工坊”与“校企合作专题设计”,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推动跨学科创新。
实践教学:产学研协同的创新平台
专业构建了“三位一体”实践体系:
- 校内实训:依托18个专业实训室及“福慧美术馆”,开展软件操作与设计项目模拟训练。
- 校企联动:与广东省广告集团等企业共建课程,引入真实商业项目作为实践课题。
- 职教实习:在岗顶实习基地等职教平台进行教育实习,累计教学经验。
实践学分占比达27.8%,确保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行业需求。
培养特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创新
专业通过跨专业协同与开放办学形成差异化优势:
- 跨领域融合:联合美术学院“产业学院”开展非遗文化传承项目,将传统工艺融入现代视觉设计。
- 国际化合作:与英国密德萨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互设课程,拓展国际设计视野。
- 师资优势:高级职称教师占比60%,双师型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授课,确保教学与行业前沿接轨。
就业前景:职教与行业的双向通道
近三年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主要去向包括:
- 职教领域:约70%进入中职院校担任专业教师。
- 企业岗位:从事品牌策划、包装设计、UI交互设计等工作,覆盖广告公司、互联网企业等领域。
- 升学深造:部分学生进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美术)等硕士专业,或考取国内外艺术院校。
专业通过“卓越教师创新班”等专项计划,进一步强化职教竞争力,毕业生可获“视觉传达设计(师范)”毕业证+卓越班结业证双认证。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