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理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立足学科前沿,以培养应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核心目标。专业依托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江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覆盖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核心领域,同时注重统一建模语言和软件项目管理等工程化能力培养,确保学生掌握从需求分析到系统开发的全流程技能。通过校企合作与学科竞赛双轮驱动,专业形成了鲜明的应用导向特色。
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采用"基础+模块+实践"的三维架构:
-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等,夯实学生计算机科学基础;
- 专业模块课程细分为Java程序设计、Web前端技术、软件测试等方向,满足行业细分领域需求;
- 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华为ICT大赛、蓝桥杯等竞赛平台,以及企业真实项目实训,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其中算法设计与分析和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等课程的设置,体现了对前沿技术的快速响应。
师资团队由信息系统高级项目管理师王葵领衔,形成包含教授、副教授及企业导师的复合型教学队伍。团队成员主持过省级教改重点课题和科学技术项目,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编写规划教材9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和项目驱动式教学,例如将银行管理系统、电商平台等真实项目引入课堂,使学生在完成UML建模、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等任务中提升工程能力。
实践平台建设呈现三大亮点:
- 校企协同育人:与华为、中兴、科大讯飞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
- 竞赛成果显著:近三年在全国天梯杯、华为ICT大赛等赛事中斩获省级以上奖项37项;
- 实验室集群完善:拥有20个专用实验室和86个多媒体教室,配备总值超3200万元的教学设备。学生在大三即可参与企业级软件开发项目,平均累计编码量达1.2万行,显著高于同类院校水平。
就业竞争力体现在95%以上的就业率和多元化职业发展路径。毕业生主要流向长三角、大湾区IT企业,从事软件开发工程师、系统架构师等岗位,部分优秀学生进入百度、中软国际等知名企业。专业通过"3+1"培养模式(3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实习),使学生在毕业前即具备软件需求分析和项目管理实战经验,用人单位满意度连续三年达92%以上。这种"学用结合"的培养机制,使该专业在江西省本科高校应用型专业评估中位列首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