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自2005年创办以来,已形成覆盖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的全链条培养体系。作为浙江省属高校唯一设立该专业的院校,其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软科专业排名全国第15位。专业以服务国家自然资源治理为核心,通过“管理+技术”双翼驱动,培养懂国土政策、精空间规划、通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在浙江省自然资源系统的公务员录用率和考研升学率均位列前茅。
一轴:以自然资源治理为核心
专业定位紧扣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整治修复和数字国土治理三大方向。课程体系设置围绕公共管理学和环境科学技术两大主干学科,开设土地资源学、国土空间规划等核心课程,强化学生对土地产权制度、生态修复技术的理解。研究团队深度参与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政策制定,近五年获省部级领导批示12次,智库成果直接转化为《浙江省自然资源系统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
双翼:管理厚基础与技术强支撑
管理课程群包含土地经济学、土地法学等模块,通过案例分析研讨政府征地补偿、宅基地改革等现实问题。技术培养模块重点打造GIS实验室和虚拟仿真平台,学生需掌握ArcGIS制图、遥感影像解译、不动产估价系统操作等技能,20%的实践课时在浙江省测绘院等20余家基地完成。独创的“三师制度”整合高校教师、政府部门实务导师和企业技术导师资源,形成“课堂讲授—基地实训—项目实战”闭环。
多效:交叉融合的育人成效
专业推行“课程思政五维渗透”,在《土地资源学》中解析耕地保护政策,在《城市规划原理》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近三年学生获全国不动产估价大赛特等奖等国家级奖项10项,发表SCI/SSCI论文12篇。培养路径呈现多元化特征:
- 升学通道:45%毕业生进入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攻读硕博,15%赴哥伦比亚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深造
- 就业分布:30%考取自然资源局、规划局公务员;25%入职华润置地、南方测绘等企业;10%进入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技术机构
- 社会影响:浙江省70%县市自然资源部门业务骨干毕业于该专业,“懂技术、会管理、重人文”培养模式被全省推广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