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依托30余年办学积淀,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自1994年设立以来,始终以经济学基础理论为根基,结合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技能,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数字贸易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交叉课程设置,以及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外企业实践双轨并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既能掌握WTO规则和国际商务惯例,又能适应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发展需求。
在核心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围绕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三大理论支柱,延伸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等实务模块。特别设置商贸英语、跨境电商实务等特色课程,强化学生双语沟通和数字平台运营能力。实践教学环节通过POCIB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等赛事平台,将信用证操作、报关报检流程等真实业务场景引入课堂,近五年指导学生完成20余项省级创新创业项目,在全国性专业竞赛中屡获佳绩。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专业现有教师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高水平研究,形成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通过海外访学、国际学术交流等途径,3名教师具有发达国家研修经历,打造出双语教学、案例研讨、项目驱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其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和省级精品课程的认定,佐证了教学质量的行业认可度。
就业竞争力体现在双证书培养体系,毕业生既可选择传统外贸岗位如外贸业务员、国际货运代理,也可投身跨境电商运营、数字营销等新兴领域。近三年就业数据显示,98%毕业生进入修正药业、西门子、吉利汽车等企业,部分学生通过阿里巴巴数字贸易人才培养基地实现高质量就业。持续优化的"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参与跨境支付结算、海外营销策划等全产业链实践。
面对数字经济时代挑战,专业率先构建"国际贸易+跨境电商+农业经济"特色课程群,依托吉林省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平台,开设Python数据分析、短视频制作等前沿课程。这种将农产品数字贸易与区域经济振兴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径,既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又为学生开辟了乡村振兴项目管理、跨境农产品运营等差异化职业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