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服务业的背景下,金华职业技术大学的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以产教融合为特色,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作为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和“十三五”省特色专业,该专业通过中外合作国际论证和1+X“餐饮服务管理”证书试点,将行业标准融入教学全过程。依托省财政支持的校内实训基地和覆盖全场景的数字化教学设施,学生既能掌握传统酒店服务技能,又能熟练运用大数据分析、虚拟仿真等前沿技术,形成复合型竞争力。
文旅融合的厚学精神是该专业的核心培养理念。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课、核心专业课和拓展模块三大层次,既包含《旅游文化》《酒店情景英语》等文化素养课程,又涵盖《酒店数字化运营与管理实务》《商业数据分析与应用》等技术型课程。为应对行业数字化转型,2020年起专业启动课程改革,压缩传统内容比重,新增酒店收益管理、旅游数字化营销等模块,33门课程中数字化相关占比超过60%。这种课程设计使毕业生既能处理客房服务等基础业务,又能运用PMS系统优化运营流程。
实训体系采用“仿真模拟,智慧先行”的建设思路。校内建有涵盖前厅、餐饮、调酒等服务的14间主题实训室,其中酒店运营与管理沙盘实训室通过博弈系统模拟真实市场竞争,训练学生制定房价策略和营销方案。智慧教室配备远程教学系统,可实时连线上海亚湾等合作企业,观摩高端活动接待的数字化管理流程。校外与首旅南苑、西湖国宾馆等建立实习基地,学生在大三阶段进入企业参与收益分析、客户画像构建等核心岗位实践。
师资团队以“双师型”结构为特色,85%教师拥有高级职称,87%具备海外留学或进修经历,全部具有五星级酒店工作背景。学院定期邀请企业总监开展“双向赋能课堂”,如上海亚湾的数字化运营讲座,将行业最新案例引入教学。教师团队每年需完成洲际酒店集团等企业的挂职锻炼,确保教学内容与Opera系统、CRS中央预订系统等工具同步更新。
产教融合模式贯穿人才培养全流程。通过“校企共建课程”,企业参与制定《酒店收益管理》等课程标准;通过“共培师资”,行业专家承担40%实践课程教学;通过“共育人才”,学生在实习阶段即可进入管理培训生梯队。2025年春季就业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率98.7%,其中32%任职于国际连锁酒店集团数字化部门,19%在民宿智能管理平台担任运营专员,薪资水平较传统酒店岗位高出25%。这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了企业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精准对接。